瑞提亞不是怕閒,她是希望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如在保留區教書,如書籍出版……

證明人生價值,也為蘇族人作出了貢獻了。

第二天。

李欽抽空給老布朗打了電話,一方面是感謝他的幫助,另一方面也想確定一下事情是否能成,成功的把握到底多大。

早前不知道這事兒也就算了。

現在瑞提亞心心念念等著好訊息,他到底是要促成此事的。

老布朗在電話內道:“李,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具體要看報名情況,對我而言,瑞提亞的能力無可置疑,你知道我曾經推舉她留校任教……但對別人而言,很那信服,你不要急,我覺得這件事至少有五成的把握。”

“當然,就算不成,我覺得你作為男人,他的未來丈夫,也應該為她考慮,我也明白華人的思想……實在不行,我願意親自去一趟,一來為你們準備婚禮,二來也幫你開導一下你的長輩。”

就這一番話,歐內斯特是真夠意思了。

所謂五成把握,或許都是說多了,歐內斯特少不得要花費人情關係。

更別提,他願意親自過來,顯然是想作為瑞提亞的長輩出面。

李欽嘆了一聲:“這件事是我沒做好……所以,麻煩教授了,當然,我也會在這邊想想辦法,你知道我是俄勒岡大學畢業的。”

掛了電話。

李欽有些愁緒。

這件事如果不成,情況會很糟糕。

瑞提亞或許願意低頭,順服大娘,但問題是久而久之,心中怨氣難平,不小心就成了抑鬱症,這是旁人無法控制的。

老一輩人可不聽什麼抑鬱不抑鬱。

在她們觀念裡,哪有那麼多矯情的時候,這或許就是代溝吧。

一念至此。

李欽跟家人說了一聲,出了門,開車就往大學城走。

他的想法很明確。

老布朗與那位歷史系教授勸說,他也可以找到學校校長聊聊關於捐助的事宜……

在米國,有錢好辦事。

捐助能得到學位,更別提一個講師的職位。

李欽要求不高,也不需要瑞提亞成為俄勒岡大學的在職教師,至少能得到一份臨時工作就足夠了。

花錢不要緊,用錢能解決的事情……

那也叫事兒?

抵達母校。

李欽直往總教大樓走去,可謂是熟門熟路。

辦公樓一層有一個‘校友對外聯絡辦公室’,本就是經管這件事的。

李欽敲門,門內傳來‘請進’的聲音後,他推門而入。

辦公室只有一人,一箇中年女性正抬頭看著他:“你是……”

李欽開門見山:“我是去年六月份動物醫學畢業的學生,你可以叫我李,我想為學校做些貢獻,當然……我現在只是一個農場主,能做的只是金錢上的幫助。”

女人一聽,眼前發亮,也帶著幾分好奇,打量著李欽。

剛畢業一年的學生做捐助?

這種事情罕見。

大多都是功成名就後,才會反哺母校,或是有所求……

俄勒岡大學名不見經傳,但也有三位諾貝爾獲獎者,在校友捐助事宜上,從不落於某些常春藤高校。

“你可以叫我漢娜。”女人笑容可掬,站起來與李欽握手,然後招待他落座,呼喊一聲就有一個助教送來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