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選哪首好呢?(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隋的科舉分為文科和武科。
文科主要考策論、詩詞、算術三樣,而武科主要考比武、長槍、騎射三樣。
今天考策論,明天考算術、詩詞。
文科三天後則是武科考試,武科考試的時間較長,為期五天。
今天要考的策論,‘內容多’是它其中的一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死化’。
就是所寫內容必須以四書五經為題,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這裡強調了是不能自由發揮,必須以四書五經為題。
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控制百姓的思想,固化他們的思想。
要不是為了考這個狀元,姜逸辰是真的不想背這些鬼東西。
時間在學子們‘唰唰唰’的寫字、翻動紙張的聲音中流逝。
當姜逸辰寫下最後一字,他無比滿意的拿起試卷看了起來。
發揮的不錯,總算沒白費他這兩個月來的死記硬背。
第二天的算術對於姜逸辰來說也是小意思,古人的計算不算難,而且姜逸辰還會現代的一些計算技巧,所以時間還沒過去一半,他已經趴在那裡睡覺,因為科舉不能提前交卷。
監考的官員看到時間還沒過去一半,姜逸辰就趴在那裡睡覺,好奇的走到他身後看了一下他的試卷,竟然全做完了。
“不會是亂寫的吧?”帶著這個念頭,考官找了一些相對簡單的題目心算了一下,竟然全對了!
考官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面前這個白袍少年……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考完算術後就是詩詞。
今年的詩詞是題目是由禮部尚書所出,據說這位尚書大人出題總是不安套路。
當年有不少學子本來前面的算術、策論考得不錯,後來就是因為料想不到題目竟出得如此之偏,害得不少學子因此落榜,坑死了不少學子。
當學子們聽到又是這位尚書大人出題時,可是害怕不已,害怕再次被坑。
姜逸辰也有些好奇,今年出的是什麼題目,所以試卷一發下來,他就迫不及待看了起來。
“原來如此。”姜逸辰看完試卷後,低聲呢喃了一句。
今年的題目倒也不是很難,就是很新穎:想象自己登科及第後自己的心情,以此為主題寫一首詩或詞。
以往從來沒有出過類似的題目,出得最多的是愛國、忠誠、忠君、孝順等主題,所以這次出得倒是很新穎,但難度不大,相對來說比較好些。
怎樣遣詞造句才能生動描述出自己登科及第後的心情,這就考驗學子的文學功底了。
雖然不難,但是還是有很多學子在搖頭一陣苦惱,因為他們最害怕的是新穎的題目。
畢竟他們讀書全靠死記硬背,稍微偏離一點,他們就想不出來東西了,沒辦法,他們這些古人思維已被固化,缺乏創新的能力。
但對於姜逸辰來說只是‘選哪首好’的問題。
這可把有選擇困難症的他煩死了。
“唉~好煩,選那首呢?”姜逸辰低聲感嘆了一句,雖然很小聲,但還是被一旁還在煩惱的學子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