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逸辰聽著他們齊聲吶喊,心裡一時間也泛起了些許的波動,他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一群人拉了出去,前往承天門。

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往承天門,中途不斷有學子加入,當眾學子都聽說要去面聖討公道,都紛紛起身加入,一瞬間學堂竟是空空如也。

一旁的先生攔都攔不住。

“胡鬧,簡直胡鬧,爾等快回來上課,豈是爾等想面聖就能面聖的。”身後其中一個面容古板的老先生氣得面紅耳赤、鬚髮豎起。

但沒人理會他,先生此時見劉堂長出來,急忙道:“堂長,您快管管他們。”

劉明康嘆了口氣,說道:“沒用的,現在他們已經聽不進去任何勸說了,由他們去吧,只有吃過苦頭,才知道不是什麼事情都能靠滿腔熱血就能解決的。”接著他輕輕搖了搖頭就回了堂長室。

看著劉明康的背影,那面容古板的老先生還想說什麼,但張了張嘴,最終並沒有說出口,只是長長的嘆了口氣……希望他們沒事吧,畢竟以前也有學子鬧著去面聖喊冤什麼的,但最終的結果大多都是帶頭的學子被抓起來,然後被判流放,罪名是妖言惑眾,蠱惑民心。其餘學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懲罰。

朱雀大街上,一行學子一邊喊著‘嚴懲孟思聰,還李琴雪母女一個公道’,‘丞相之子犯法也應當要接受律法的制裁’等口號,一邊朝著目的地走去。

姜逸辰看著這浩浩蕩蕩的幾百人,心想也許這也是一個辦法?利用輿論、眾怒,讓得孟海軍服軟,讓孟思聰認罪。但姜逸辰也無法確定這樣做有沒有用,因為這不像21世紀那樣相對民主,而且有媒體的推波助瀾,輿論的力量遠遠不如21世紀那般強大。

“喂,這些學子在做什麼?這一大群人要去哪裡?”

“聽他們的口號,應該是為了最近傳得最為火熱的事,就是京城四少之首,也就是孟丞相之子孟思聰犯了強姦、殺人罪,但一直沒有結果這件事。他們這是要去承天門面聖吧。”

“既然都知道了那孟思聰犯了如此之大的罪行,那為何沒判刑啊。”

“哼,畢竟丞相之子嘛,豈是說判刑就判刑的。”

“這世道真的是越來越難了,這批該死的狗官,走吧,我們也跟上去瞧瞧。”

就這樣,這群去面聖的隊伍愈發龐大,等到承天門時竟已有數千人,還有不少人在後面觀望,不敢靠近的。

守在承天門的官兵頓時感到壓力驟增,直到禁軍趕來時,才鬆了口氣。

此時承天門前包括禁軍在內,已經站著將近上萬人,但依舊顯得無比寬敞。

承天門:

建於成治二年,承天門上建有高大雄偉的樓觀,門外左右有東西朝堂,門前有廣步三百步,寬約441米的宮廷廣場,南面正對朱雀門、明德門,寬約155米的朱雀大街,作為都城的中軸線,地位十分重要。

是皇帝舉行國事活動的重要場所,出征前的檢閱、舉行‘外朝’大典、接受萬國來朝等重要國事活動都在此舉行。

姜逸辰看著黑壓壓的人群,心底嘆了口氣,其實他心裡明白這樣做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在皇權至上的時代,除非遇到聖君明君,要不然這些庶民的遊行喊冤是毫無用處的,反而會被處以妖言惑眾,聚眾造反等罪名,但他還是跟著來了,無他,只因有一絲機會他都不會放棄。

愛憎分明、除害安良,這八字。

是他在警校時就刻在骨子裡的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