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江州卷 大放異彩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起做點有意思的事情吧(第1/3頁)
章節報錯
舒樂院的話劇演出,自第一場開始,就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不管是坐票,還是站票,都很搶手,甚至還有很多想看話劇的人一直都買不到票。
雖然話劇的場次和位子都有很多,但架不住人們的熱情,還是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正是因為話劇一票難求,處於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它的市場價值才更好地被體現了出來。
從首場演出開始,話劇的熱度就一直久居不下,很快便火遍了全城,甚至比之前話本引起的熱度還要更甚許多。
同時,話劇的出現也再一次帶動了話本的熱銷。
原本一些沒有留意到話本的人在看了話劇之後也紛紛開始去買大話西遊、白蛇傳和倩女幽魂這三個故事對應的書冊和畫冊。
墨涵齋的生意也因此再一次火爆了起來。
現在,在江州,舒樂院的話劇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話劇已經成為了江州的一大特色。
不僅傳遍江州,而且漸漸地也傳到了其他的州城。
附近很多其他州城的人聽到話劇的訊息後紛紛慕名而來,特地來到江州觀看話劇的演出。
雖然話劇很受人歡迎,熱度也很高,但話劇的演出場次並沒有因此而增加,依舊還是保持著每日六場的演出。
原因是,沈顧覺得,比起話劇的演出場次,伶人的演出狀態更為重要。
寧可少演出幾場,也要保證每場演出伶人都保持在一個良好的表演狀態裡,爭取每一場都能給觀眾帶來精彩的表演。
話劇演出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演出,最重要的是要把每一場演出都演好。
只有把每一場都演好了,才是真正地對得起這場演出,對得起在場的觀眾,對得起伶人她們自己。
所以,對於話劇的演出,沈顧追求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雖然舒樂院是整個江州唯一的一個話劇劇院,話劇的演出要求也比較嚴格,但舒樂院裡的伶人相較於勾欄的伶人來說,反而其實是要輕鬆一些的。
這一點,那些從勾欄新來到舒樂院的伶人們深有體會。
之前她們在勾欄的時候,不僅每一場演出都要親自上場,而且很多事情也都是自己在處理的。
可以說,身心壓力是非常大的,而且也非常地忙。
而來到聆音閣之後,她們不用每一場都上場演出,只需要把自己負責的那些場次演好就行。
她們可以把精力更多地都放在演出上面,不用擔心其他的事情。
因為其他的很多事情都有其他專門和專業的伶人在負責。
在舒樂院,伶人們的分工是很明確的。
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一起做事。
每一個伶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
之前在分工的時候,沈顧之所以把伶人們分成了六個團隊,三個曲樂團隊,三個表演團隊,曲樂團隊和表演團隊兩兩之間互相配合,分別負責
大話西遊、白蛇傳和倩女幽魂話劇的演出,目的就是為了讓伶人們錯開時間,同時也是為了減輕和分散伶人們的壓力。
平日裡,有排到演出場次的伶人團隊直接上臺演出,沒有排到演出場次的伶人團隊就在後院排練劇目。
這樣一來,就可以做到排練和演出兩不耽誤。
正是因為沈顧這樣的安排,所以聆音閣的伶人們相對來說其實是比較輕鬆的。
除此之外,沈顧還設定了休息日。
基本上舒樂院每演出六日,就會休息一日。
休息的這一日,舒樂院是關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