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戶口的事,徐東接下來不得不面臨一個大麻煩,那就是開超市。

原本開超市只是一個幌子,只是沒想到家裡人居然如此重視,讓徐東沒有一點回旋的餘地。

既然無法挽回,那麼只能假戲真做了。

隔天上午,徐東開著車帶著徐爸出現在了小超市的門口。

超市距離四合院差不多一公里,幾分鐘就到了。

望著眼前不足80平的店面,徐爸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就這?”

“對啊,現在網購很普遍,大超市風險大,不划算。”徐東嘴裡振振有詞。

徐爸也不是好唬弄的,“那你囤那麼多貨物幹嘛,幾十年也賣不完,乾等著過期啊?”

一般小超市的營業額,每天大概在幾千到一萬塊之間。

地下室囤積了價值六千萬的貨物,沒準還真能賣上三、四十年。

徐東迅速開動腦筋,很快就找到了新解釋。

“呃,這只是第一家,後面還要連著開幾十家呢,要不然僅憑一家超市,連可可和樂樂的學費都賺不回來。”

“一下子開這麼多超市,你管的過來嗎?”徐爸再次提出質疑。

“過年之前就開這一家,主要是為了培訓員工,畢竟開的都是小超市,門檻低,等有了經驗,後面擴張就簡單多了。”

徐東根據自己在物流公司多年的工作經驗,強行解釋道。

徐爸終於滿意地點了點頭,至少兒子不是腦袋一熱就硬上,怎麼說還是能清醒認識到困難的。

接下來,父子倆開始打掃衛生,兩個多月沒開門,超市裡積滿了厚厚的灰塵。

清掃完畢,父子倆又商量起進貨的事。

當初接手超市時,超市裡除了沒有商品,其它的東西都是現成的,如今只要把商品擺上貨架,馬上就能重新開業。

按照徐東的意思,超市以後主打生鮮和食品,商品售價介於大超市和菜市場之間,顧客以年輕上班族為主。

這麼做年前可能會虧一點,但等到春節過後,絕對能大賺一筆。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是徐東的人生信條。

徐爸則是不同意,認為生鮮商品的損耗率不好控制,容易造成虧損,還是穩妥點好,多進一些日用百貨。

最終,徐東成功說服了老爸,理由很簡單,家裡地下室囤積的貨物大多以食品類的為主,去庫存的壓力很大。

回家路上,徐爸還在抱怨徐東不會做生意,積壓了太多的貨物。

徐東表示風險與機遇並存,當初也是接盤別人的庫存,價格壓的很低,只要操作好,盈利前景非常可觀。

徐東越說越嗨,加上之前在物流公司聽說過的很多內幕,簡直是滿嘴跑火車。

“所有商品,我都搞了真空密封,保質期不是問題,大不了以後拆開來散賣,到時候打個折,大家都會搶著買的。”

徐爸這回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做資本家的醜惡嘴臉,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最後只回了乾巴巴的一句:“做生意要講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