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演變 第九十八章 陰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蔣伯烈恨道:“別廢話了,帶路!”
宋詹喚來迎賓隊,護送著東灣的皇帝和使團去往太安城。
到了太安城,樊晨自然不會不迎。一大早就擺駕在城外等候,中午時分迎來了這位陌生的異國皇帝。
“久仰殿下大名。今日得見果真不凡。”
“殿下給我的印象同樣深刻啊!舟車勞頓,已經給您備好了別苑,酒食,我親自送您過去,好好休整一下,再談大事!”
客套寒暄之後,江波烈被安排到景山四園中時下最應景的秋園。
終於在這裡受到了重視,蔣伯烈感覺舒服多了。晚上,替樊晨傳話的太監給蔣伯烈帶來了訊息:明日巳時,景山之頂,吾皇邀殿下共商大事。
蔣伯烈也答應了,沒多說一句話。太監正準備退走時問他:“殿下可還有什麼話要咱家帶給陛下,若是沒有,咱家這就給陛下回話去了。”
蔣伯烈不耐煩的說:“走吧,走吧!別擾老子的清淨。”
辰時早朝,樊晨聽完文武百官的奏摺,一句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打發了所有人。等朝堂上群臣如潮水般退去,劉公公隨樊晨去往皇宮外的景山。
兩人換上城中達官顯貴們穿的袍服,不引人注目,很快就到了景山。山頂的六角亭中,蔣伯烈身後站著許清許渾,已經在等候了。
“有勞殿下等候。”
“你還是挺會說話,倒是你的手下,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樊晨立刻就知道他說的是誰,必定是昨日帶隊迎接的宋詹,不過那都是樊晨授意。
他故作姿態,露出一股勃然大怒的樣子,問:“是誰?殿下儘管說來,我必定嚴厲懲處。”
“我這兩天接觸到的你下級還有誰?就是那個禁軍統領。”
“你說的是宋詹?這件事我我已經聽說了,我已經嚴厲斥責過他了,還被我罰去三個月俸祿。”
事實上根本沒有樊晨說的這些對宋詹的觸發,都只是敷衍之詞罷了。相反,宋詹的表現還令樊晨很滿意,要不是因要塞建設引起的國庫空虛,樊晨可能還要好好獎賞一下。
“此事不談也罷。與你說說我此來的想法吧!”蔣伯烈揮揮手,表示掀過這一頁不再計較。
“殿下但說無妨啊!”
蔣伯烈終於說出此次的計劃核心:“在下親身到此,攜萬民和平的願望而來,想與貴國謀求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樊晨喜道:“好啊!這也是我的最真誠的意願吶。兩岸原本就同屬一國,若是能合而為一,就再好不過了,必定重現往昔強盛國力。”
蔣伯烈密切觀察著樊晨的神情,繼續說:“我也有如此的願望,但並不是我一人就可決斷之事,東灣的幾百萬國民,最基層的民眾們自然希望恢復往日兩岸的密切貿易往來,這關係到底層民眾的利益,能不能更進一步的提升生活水平就靠這個了。但也有其他的人希望國家繼續獨立,他們為這個國家感到驕傲,認為可以自給自足,完全不需要和別人合作。”
樊晨嘆息一聲,說:“看來,國家完整的那天依然遙遙無期。不過,首先開放貿易肯定是好事,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蔣伯烈又說:“然而我們兩國互相隔絕了上百年,一朝重開貿易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如果突然間頒佈這樣的法令,一定會受到懷疑。人們必定要猶疑著,該不該嘗試。而且,兩岸間的海域中有海盜猖獗,大規模的貿易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也是問題。”
樊晨說:“的確,殿下所說的都是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不知你有沒有好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蔣伯烈心中暗喜,總算要扯到正題上了,他神色自然,說:“這事兒我已經想了許久了,自然是想到些辦法。重開貿易之事,若是想平穩的開展下去,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先驅者。只有第一宗貿易順利的進行了,給人們看到最好的結果,自然會讓人們相信這份法令的真實性,到時候兩岸間的貿易自然會重歸古時候的繁盛。”
樊晨拍手叫好,說:“言之有理啊。但問題就在於這第一個先驅者該上哪兒找去。”
蔣伯烈向他闡明自己想法:“想讓民間自發組織肯定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由我們發力來組織,貿易而已,不比戰爭,也不會很難。您組織一支商隊從大陸出發,我組織一支船隊從東灣出發,兩邊同時進行。而且我更想創新的地方是,增加兩岸修行者文明的交流,在隨行的船隊中載上我們兩國當代傑出的年輕人們,各自籌備一場盛會,我們兩國的年輕人能在會上切磋交流,促進提升。到時候,這不更是盛況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