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重圓 第二十三章 雙生梅(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冬園中心兩顆依偎相生的紅白梅花,還有一段傳的很玄的故事。
兩顆年逾百年的梅樹是從極北方的深山中採掘而來,採掘者發現它們時便是一種依偎而生的狀態,採掘者挖走了稀少的白梅移入冬園,可結果令人震驚不已,無論園丁如何悉心培養,這顆舉世罕見的白梅日漸枯萎,當採掘者回到深山中取白梅原生地的土壤時,震驚的發現原本與白梅依偎而生的紅梅竟也將要枯死,此時採掘者方才恍然大悟,想起採掘白梅時的經歷,兩者根系交織,分明是攜手共生之物,它們誰離開了誰都無法獨活。於是紅梅便被運到冬園,連夜栽種在白梅旁邊,兩株老梅不出預料的在冬園存活下來。
冬日天降大雪之時,兩株老梅開出並不如何茂密美豔的紅白梅花,散出各自獨特的清香氣味,不過在這冰冷的雪天兩種梅香互相交融,便會產生神奇的反應:香氣融合,一種擁有實質顏色的梅花香氣產生,香味更盛,一直籠罩整座園林。
冬園出眾的不是景色而是一種意境,尤其在天降大雪時,攜手心愛之人立於亭中望老梅,聞梅香,真能生出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年關一場大雪降下,雪未開化,冷流激勵著老梅繼續綻放,緋紅淡霧持續籠罩著整座莊園,只是相較於大雪時弱了幾分而已,不過這並未使冬園的獨特韻味有分毫減少。
現在的春園夏園都是些時節不適的枯敗之物,也就銀裝素裹的秋園楓林和香飄滿園的冬園值得一看,被分到這座園中,禿頭和徐葫蘆的運氣還算不錯。
外地人需要花費時間跋山涉水趕往太安城,路上的每一分一秒都十分珍貴,不過身居太安城的二十幾位受邀者,則沒有這種緊迫感,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在自家門前舉辦的盛會,最後一天前往也是不會落下的。
所有人當中只有雲濤玉姬兩個身處皇宮的伴讀侍者最是積極,詔令頒佈的當天就住進了冬園。原因是多多方面的,一來是在講究頗多的皇城大內實在活得難受,二來,搬進園林以後就不如皇宮裡那般限制人身自由了。
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雲濤他們親眼看著冬園內住進來自天南地北的受邀者,有時他們兩個人坐在門前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時就會走來一張陌生面孔。
那天戶部衙門姓劉的管事領著一名揹著大布囊的年輕人入住,恰好選擇了雲濤他們左側那一間屋子,如此一來便多了位鄰居。
這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向投來目光的雲濤報以微笑,雲濤回給他一個淡淡笑容,兩人就像相識多年的老友,今日今時重逢於此,沒有客套寒暄,只是相視一笑。他們給與彼此的第一感覺都是親切友好的。
當天下午,雲濤玉姬逛街回來,見一名頭戴帷帽的高挑女子獨自站在冬園最中央的兩株老梅下仰面觀梅。或許是因為太入神頭又抬得太高,輕輕附在頭上的帷帽滑落下來,雲濤隨即見到一束如園內白雪般的銀白長髮傾瀉而下,頗感驚異。
那個上午來的鄰居推開院門恰好看到這一幕,怔怔出神,忘記了需要再跨半步才能出門,正要往外走,卻被門檻絆倒,結結實實摔了個四腳朝天。
三雙眼睛同時看向他,這個看起來又高又壯的實則臉皮很薄的年輕人頓時滿臉通紅,毛手毛腳從地上爬起來,尷尬道:“出醜了,諸位可別介意。”
那名白髮女子謹慎看了其餘幾人,確認這頭白髮沒有受到歧視,重新整理好帷帽繼續看兩顆梅樹。
來自王朝西北源河郡馬背上都能翻跟頭的高壯男子,爬起後沒再多說什麼,退進屋子喃喃自語道:“她的頭髮真漂亮。”耶律白蓮看到那如雪白髮沒來由想起了家鄉推開門就能一眼望見的茫茫雪山。
第二日,管事又領來一個揹著長布囊的華麗男子,見誰都笑著打招呼,極為熱情,對雲濤玉姬他們也是,雲濤也不知說些什麼,回以微笑,玉姬還是一如既往的冷淡性子,沒有去看人一眼,反倒是盯著青衫佩玉的男子身後的長布囊看了好長一陣,等人和布囊都消失在視野中後才喃喃說:又一件古物!
雲濤看她這般反應,想起昨日耶律白蓮來時玉姬也是如此,他忽然很好奇問道:“古物是什麼東西?”
“是從久遠年代流傳至今的寶物,自身擁有一定靈性,又經歷時間熬煉,威能得到進一步提高。這兩件都是誕生在上古時期的寶物,威能之大絕不是他們兩人能夠駕馭,不過兩件寶物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已經被進行封印,所以能量餘波並不如何強烈,在他們承受範圍之內。”
雲濤現在並不如何關心寶物了,它驚異道:“你都沒有開啟包袱親眼看過,怎得如此瞭解?”
玉姬笑了笑,十分迷人:“有時候眼睛並不能看到事物的所有方面,感知力卻可以看得更加全面,我的感知力是比較厲害的。”
“好厲害!”
當天下午還來了兩人,一個揹著葫蘆,一個掛著菩提珠串的光頭。
那兩人被管事領進門時,禿頭大聲嚷著與管事討價還價,嘴裡喋喋不休的與人講著狗屁不通的道理,但他這樣給人的感覺偏偏跟很有道理似的。
管事的實在熬不住這傢伙的軟磨硬泡,只得硬著頭皮給兩人換了本就預定好的院落,距離雲濤他們的院子不遠,是冬園裡為數不多的採光優異的院子。
雲濤很快就記住了這兩人,而且印象深刻。因為自從那個喜歡囉裡囉唆的禿子來了以後這座冬園就變得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