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重圓 第十三章 咫尺之遙(第1/2頁)
章節報錯
“咚”鼓響了,五十鼓齊鳴。
“咚”鼓再響,時間間隔上次三秒鐘左右,但聲音依然整齊劃一。
“咚”三響,“咚”四響……
每次鼓聲的間隔越來越短,由緩和專項急促,當急促的鼓音攀至頂峰時戛然而止,反觀鼓手手中鼓槌依舊高舉,不論是聽客還是看客,心神都為那鼓槌將落不落而忐忑。
“咚”當鼓聲再度響起又帶給人全新的感受,此時鼓音起伏,如浪濤連綿,源源不絕,臺下看客杯中茶水也隨之蕩起層層漣漪。
前一段只是前奏,後一段才是鼓戲的戲。
這段鼓音響起以後,人們彷彿東去百里,站在那無盡蔚藍的海邊,親身感受浪濤拍岸,但此時此刻卻只是音浪在拍打內心,這就讓人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可想而知這五十鼓手在鼓戲演奏上有多麼深厚的功底。
“這一段叫浪濤。”樊煋向同坐一桌的兩人說,雲濤點點頭,深以為然,這鼓聲中是真的可以聽出浪花來。
玉姬並無動作,繼續專心看自己的鼓戲,樊煋見一項冷漠的玉姬也如此專心,心說:這姑娘可從沒對外物表現出這麼大的興趣啊。
三皇子典當了手上經常把玩的摺扇,這才有錢帶他們來這裡看鼓戲,畢竟到了這太安城就等如是到了自家地界,總要好好招待客人,盡一下地主之誼。
“峰巒”“大江”鼓戲以音律的傳達了它們最真實的意境,一段又一段,時如踏足絕壁山巔,一覽眾山小;時如見大江奔湧,有那飛流直下的駭人聲勢,還有那風平浪靜下的暗流湧動,每一段都特色鮮明,令人神往。
雲濤三人不再說話,全神貫注欣賞這難得一見的表演,在他們後面一桌獨坐一人,桌上只有一壺簡單茶水,這裡空出的三個座位對掌櫃的來說意味著不小的一筆收入,但他現在死也不敢安排別人坐在那裡。
很多早早到場的人可是親眼看著此人打飛了一名尋釁者,他從始至終都沒有多餘的動作,只是抬手飲茶之餘輕輕揮了下左手而已。
這人罩在寬大白袍之下,身形不算怎樣高大健碩,第一眼看去還給人一種瘦弱的感覺,但在他打飛將近兩米的尋釁者時再也沒人覺得他很瘦弱了,這名神秘強者認真看鼓戲的同時還會有意無意的看看前桌三人。
這便是出宮前往北地的飯柔長公主,三皇子殿下樊煋的親姑姑,臨行前這位忽然心中起意,甚為懷念年幼遊玩太安城時無憂無慮的感覺,於是便來到這外城,看一看鼓戲,逛一逛鼓巷,沒想到的時竟在這裡見到了遊城迴歸的親侄兒。
長公主殿下沒有上前認親的意思,至於侄兒身邊和自己裝束一般無二的兩名陌生人,他並未感到有何異樣。
一場精彩絕倫的鼓戲表演結束,有些觀眾陸續離場,其中就包括那相鄰的前後兩桌裝束奇怪的客人們。
鼓巷中不止鼓戲出名,還有各種供人玩樂的地方,小吃什麼的更是多不勝數。
雲濤三人走在鼓巷街上,時常被各種新奇玩意和美食吸引,大都要嘗試一下,不過從來也都是三皇子殿下掏腰包,雲濤玉姬兩人也從不覺得有愧,知道這傢伙很樂意花錢,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何樂而不為。
雲濤忽然發現一個吹糖人的小攤,老人的小推車上擺著很多惟妙惟肖的糖人,他的目光直接落到‘小白兔’上,這個眾多糖人中最小的小兔子讓他想起了一些事情。
很小的時候母親帶自己進城,要買些布料為自己置辦一身新衣,那時的他也是遇見了吹糖人的小攤,一樣盯上了一隻小兔子,然後就死活不肯往前走了,非要把糖捏的兔子拿到手才肯罷休,母親無能為力只好買下那隻兔子,卻因此讓那一年的新衣少了兩截袖子。
想起這些,雲濤眼中既有曾經的溫馨,又有難掩的悲痛,片刻後他已回神,伸手去拿小攤上的兔子,這正在此時,有另兩隻手同時伸過來,目標同樣是那兩隻小兔子,雲濤不喜與外人爭搶,直接縮回了手,抬頭一看竟也詫異萬分。
想要這隻小兔子的另外兩人竟然是玉姬和那位和他們看過同一場鼓戲的強者。
玉姬和白袍人同時抓住小兔子的竹籤,更讓樊煋和雲濤感到難辦的是,這兩人誰還都沒有鬆手的意思。
樊煋馬上站出來調解:“玉姬,這支糖人就先讓給前輩,待會兒再讓師傅做兩個新的給你。”
和藹慈祥的吹糖人老師傅也笑著說:“我這就給你們做兩個新的出來,很快很快的。”
“我就想要這個。”玉姬幾乎是毫不猶豫說出這句話,但那位長公主殿下仍是緊握著竹籤。
雲濤向玉姬開解:“母親說過,與人為善要懂得謙讓,反正很快就有兩個新的,不如這個就讓給這位前輩吧,你看師傅已經捏好一個了。”
雲濤的話比任何人都管用,玉姬果然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