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最終定局(第1/3頁)
章節報錯
釋出會的惡果很快在票房上就有所體現。
到深夜11點,當天的實時票房統計出來,從近1個億下降到了7000多萬,看起來還不錯,但這是因為造謠帖、澄清帖以及釋出會的效果都有所延遲的緣故。
也就是說,十月十一這7000萬的票房,基本上是前期積攢的意向觀眾奉獻的,真正受到“沈安然女主風波”而放棄觀影的人,還沒有大規模地體現在票房上。
但即便如此,這一事件對票房的負面影響也已經再明顯不過。
因為按道理,一部電影在不考慮口碑的情況下,前一週的票房收入基本上都是呈現倒U型拋物線的。
也就是前幾天持續上漲,一直到第三或第四天(取決於週末或者假期)達到頂峰,然後再緩慢下降。
考慮到電影的製作或者口碑效應,拋物線的總體時長會拉長,上升趨勢會維持更多天數,但前期的上升趨勢一般是不變的。
《聞香識女人》電影質量沒問題,但上映第二天,票房卻比第一天要少,關鍵這一天還是週五!
這是極其反常的,不難得出,已經有一部分意向觀影群體受到網路風波的影響,取消了觀影計劃,導致了單日票房的下跌。
而這部分觀眾的數量,很有可能比當日觀影群體還要多!
第二天已然如此,到第三天,沈安然女主事件已然鬧得沸沸揚揚,幾乎到了全民皆知的地步。
而杜維澤在釋出會上回懟記者的影片也流傳到網上,網友評價無一例外是“不知悔改”“死鴨子嘴硬”“國際大導晚節不保”之類。
由此,在一股不知名勢力的帶節奏下,抵制《聞香》的浪潮開始形成。
即便這時,徐聞讓沈安然粉絲團寫的澄清帖已然公佈,但面對如此龐大的聲浪,澄清帖的作用聊勝於無,基本上沒濺起什麼水花。
很多網友看到之後甚至直接表示,這些都是狡辯,沈安然被稱作女主,分明就是片方和沈安然方刻意為之的炒作行為,前者為了蹭熱度,後者為了抬身價,都是毫無底線的影視圈人渣,根本不值得同情!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電影立項之初的一個小小玩笑,竟然成了上映時票房敗北的致命一擊,這是所有人包括徐聞,都想不到的事情。
而如今,負面輿論已然如山崩海嘯一般傾軋而來,根本沒有挽救和澄清的餘地,而禍不單行的是,衝擊《聞香》票房的另一魔咒開始發揮威力。
十月十二,週六,《女媧》上映了。
作為中國神話宇宙系列電影新作,《女媧》從立項開始就一直備受影迷期待,更別提片方邀請到項春麗這位傳奇影后擔任主演,又請到田雯雯這個四小花旦之首的人氣女星加盟。
徐聞光看兩位主演的陣容,就頭皮發麻。
要知道,項春麗的成就不在鞏俐之下,而田雯雯的人氣更是直逼趙麗穎、楊冪,可演技卻比她們好太多,出道近十年,電影、電視的重要獎項也都有涉及,每一步都走得極其紮實。
有這兩位坐鎮,再加上一眾高人氣演員作配,《女媧》來勢洶洶,可以說是集齊了一部大爆電影的所有要素:特效、題材、演員、宣傳,等等。
這樣的電影,不火都難。
於是乎,在萬眾期待下,《女媧》上映首日,就狂攬1.8億票房,把《聞香識女人》秒得連渣都不剩。
到第三日,《聞香》的票房已然斷崖式下跌,只有區區3000多萬,海潮影業、藍火傳媒以及徐聞的正陽影業這三家出品公司上下,都一片慘淡。
事已至此,《聞香》相關工作人員無不認為敗局已定,士氣跌到谷底,連一絲反抗的信念都沒有。
其實也不怪他們,怪只怪對手太過強大,投資比他們高,演員來頭比他們大,特效更沒的說,故事也更符合現在觀眾的消費傾向,比《聞香》這種講人生道理的劇情片要受歡迎得多。
觀眾進電影院,畢竟是花錢買樂子去的,誰是去上課來著。
所以,不管從各種維度,各個層面,《聞香》都毫無勝算,按照這個票房走勢下去,最終必然賠得連底褲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