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個世界,飯圈文化仍然存在,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娛樂行業的高度成熟,對藝人的素質能力要求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偶像低人一等,歌手演員靠本事吃飯,否則就會迅速淘汰。

沒有過硬的本領,光靠粉絲搖旗吶喊,資本和市場都不肯買賬。

於是乎,所謂飯圈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陳星泊的想法和市場邏輯高度重合。

他既然看中的是沈安然極高的演戲天分,抱著想把她打造成影后的態度簽下她,對她的期待,自然不會像一個爛俗偶像那麼簡單!

所以維繫粉絲這種事,他根本不屑於去做,這次面對危機,也就理所當然地,從這方面使不上力!

但現在事實證明,有人幫忙了,而且的確收到成效。

在各路明星、樂圈大佬替沈安然發聲時,她的忠實粉絲也紛紛發出聲援。

他們從出道經歷、舞臺表現、聲樂天賦、唱歌技巧甚至演戲成就上,講事實擺道理地各種分析,以此來證明沈安然拿金曲獎,確是實至名歸!

這種聲音一個兩個不管用,幾百上千個,那匯聚起來的力量可就大了。

畢竟,樂壇大佬再肯定,明星好友再支援,如果沈安然的歌唱事業得不到普通聽眾的喜歡,那也白搭。

音樂畢竟和演戲不一樣,有的電影大多人看不懂,但就是拍得好,值得拿獎。

但作為流行音樂,要是沒人粉絲叫好,評委把手掌拍爛了也沒用。

所以,粉絲們對沈安然的唱功和作品表示認可,才是幫她回擊負面攻擊的強有力武器。

陳星泊透過網路痕跡認真分析,很快得出結論:這次的粉絲聲援,不是粉絲們的自發行為,而是一次有組織有紀律的行動!

有人在背後操縱著這一切。

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粉絲們回擊黑料的話,基本上都來自同一篇文章。

陳星泊特意找到全文,從頭看到尾,大為震撼。

文章全方位地分析了沈安然的唱歌技巧、舞蹈功力以及《Manta》這首歌精妙之處,同時也詳盡地述說了她當練習生時的刻苦用功,拍戲時的兢兢業業……

從各種角度著手,將她有天賦、肯努力、不服輸的人設包裹得極其立體形象。

文章極其精練到位,一看就不是普通粉絲寫的!

但是作者非常高明,明明文章寫得鞭辟入裡,卻用日常口語和粉絲的激動語氣進行了包裝,甚至其中還刻意加入了錯別字和語病。

以至於表面看起來,這就是一個忠實粉絲在極度氣憤下寫出的聲援帖。

如此精妙的手法,叫陳星泊看了也不禁直呼內行,讚歎這稿子對黑料回擊好似打蛇打七寸,那叫一個穩準狠!

這篇文章被拆分成許多快,被一些忠實粉絲從各平臺轉發。

在他們的帶動下,反攻的浪潮迅速成型,並很快從剛開始的一小撮,帶動起無數路人粉的加入,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這股力量的摧枯拉朽之下,各種爆料和黑帖頓時無所遁形,被罵到逐一刪除!

沈安然出道以來的第一次事業危機,就這麼莫名其妙地解除了!

作為當事人的她一頭霧水,經紀人陳星泊卻知道,事情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