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財運擋不住(第2/4頁)
章節報錯
“當然是少啊!雖然我已經不在音樂圈了,但聽別人聊天也知道,一首好歌的售價至少在50萬以上。雖然這首歌你只作了曲子沒寫詞,但曲子的質量大家有目共睹,至少也得值個二三十萬吧。鄭導才給了10萬,這也太……”
沈玉覺得不可思議,替他不值。
看她這副模樣,徐聞忍不住笑出聲。
“你笑什麼?”
“笑你財迷唄!”
“我哪兒財迷啦,一碼歸一碼嘛!當初是鄭導自己非要用你的曲子的,評價起來也是各種滿意,給錢又這麼摳搜……”
徐聞哭笑不得:“行了,我都沒介意,你在那兒憤憤不平個什麼勁兒。《枉凝眉》的曲子是很好,但再好也只能作為這部劇的插曲,而算不上流行音樂,市場價值甚至不如一首網紅歌。鄭導能給這個價錢,已經很夠意思了!”
沈玉不說話了,臉色還是憤憤不平。
徐聞看她這個樣子,只覺得好笑,伸手在她頭髮上使勁揉了揉。
“哎呀,你幹嘛!”沈大明星大叫起來。
“你現在是掙片酬的人了,這點錢就別計較了。”
徐聞說著,也八卦了起來,“對了,這部劇拍完,你能拿多少片酬?”
“嗯……現在還不知道。但我籤的合同,小時價是30萬!”
“30萬?這麼高?”
徐聞驚著了。
這個世界的片酬計算方法和前世不同,之前他混跡娛樂圈時,普通演員的片酬是按集計算的,但大牌演員都是打包出售,比如一部劇8000萬,拍多少集都是8000萬!
而在這兒,所有演員的片酬都是按小時計算的。
等電視劇拍完,剪成成片,每個演員的出場時間累計起來,每個小時拿固定片酬,最終算成總片酬。
兩種計算方式,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優劣。
前者滋生了各種濫竽充數、渾水摸魚的行業怪相,演員拿著天價片酬,佔據了製作經費的一半甚至更多。
你指望他們拿了錢好好拍戲吧,這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錢是寫在合同裡的,演好演壞都是這個價錢,你指望他多上心?
另一方面,他們就算努力也演不好,本來就是些油頭粉面的玩意兒。
劇作方既然向流量低頭了,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為了節約成本,只能不斷安插副線劇情,無論什麼劇情都能拍得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電視劇集數多了,就能更多賣錢,才有可能收回成本。
而後者完全為劇情服務,不論集數長短,演員的片酬都是可控的。
就算請了一些大牌演員,他們的片酬再高,最終算總時長也是有數的。而且你要是不好好演,導演可以把很多可有可無的戲減掉,損失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這種情況下,演員的演技好壞先不提,最起碼態度都是認真的。
而且主演的片酬控制住了,電視劇的預算也就控制住了,其他演員才能拿到不錯的收入,電視劇也會有更多資金用來後期製作,使質量精益求精。
當然,即便明眼人都知道兩種計算方式誰好誰壞,而前世的電視劇行業還是選擇了第一種結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