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剛好沒電,徐聞於是坐在客廳,開啟了八百年沒開過一次的電視。

這時正是黃金檔,各電視臺都放著各種稀奇古怪的電視劇,他沒心情看,轉了一圈定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臺。

螢幕上正播著一部叫《高樓》的社會倫理劇。

之所以會停在這兒,是因為這部劇他早已如雷貫耳,是三年前紅遍大街小巷的爆款劇。

劇中圍繞“房子”和“家”這兩個戳中全體國民的要素,再加上貼地氣的臺詞和有喜有淚的劇情,一經播出就火爆全網,併成為了各大電視臺反覆重播的經典劇集之一。

和當年的《蝸居》在題材上頗為相似,只是加入了喜劇元素,表現形式上沒那麼沉重了。

時隔三年,這電視劇還能在黃金檔播出,應該是被這個小地方臺買下二輪或三輪版權。

炒冷飯呢!

徐聞一向對這種婆婆媽媽、家長裡短的電視劇不感興趣,但現在實在找不到什麼可看的,也就不介意當個吃飯的背景音。

然而沒吃兩口,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徐聞抬頭,就看見電視上叉著腰各種口吐芬芳的女人,怎麼這麼眼熟啊?

他猛然驚醒!

臥槽!

臥了個大槽!

這……這不就是剛才搶老子晚飯的娘兒們嗎?

徐聞的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他趕緊拿來手機,發現忘了充電,又趕緊跑到電腦前,開啟搜尋引擎,輸入了“高樓”兩個字。

頁面彈出,迅速找到演員表,對著照片很快找到了這大姐的名字——

沈玉,女二號。

透過角色簡介,徐聞很精準地判斷出,這是個挺招人煩但也有一些複雜性的角色。

說起來,很像《蝸居》裡的海藻,人設不討喜,但在經歷現實的毒打後也獲得了成長。

不過實話實說,沈玉的長相,要比扮演海藻的演員漂亮大氣得多。

徐聞懵逼了,許多疑惑迎刃而解。

難怪這姐兩次敲門,都把自己捂得跟個粽子似的。

難怪她能減肥減到把自己餓暈,吃飽了一頓又急得差點跳樓。

難怪她被數落一頓沒生氣,發現自己不認識她反而翻了臉……

一切的一切只因為,這姐是個咖。

雖然已經糊了。

徐聞點進她的個人詞條,發現今年只有24歲的她出道時間不長,原是女團成員,近幾年才轉型到影視圈。

轉型後的首部作品就是《高樓》,表現也可圈可點,但不知為何,從這以後本該聲名鵲起、資源接到手軟的她,簡介裡卻只有一部網劇,而且撲得一點水花都沒有。

看到這兒,不知為何,徐聞竟然有點替她感到心酸。

不過想想她對自己的現狀認識不清楚的樣子,他又覺得,可憐她大可不必!

“明明是個糊咖,還非要擺一線花旦的譜,這不有病嗎?”

“沒戲拍就好好運動,練出馬甲線還能搞一波營銷,營造一個正能量女神的人設!這點水平都沒有,還想紅?”

“這年頭,當明星的門檻也太低了!”

徐聞心裡腹誹了一波,關掉頁面,繼續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