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建制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夏滅(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斻兵臨西夏都城的時候,攻金方面軍卻沒有攻夏方面軍順利,攻金的左中右三路軍中,只有顧宇所部面臨的壓力最小,左路陳徵和中路辛棄疾都遇到頑強的抵禦。
完顏洪烈還是比較合格的一位皇帝,當大斻的陳徵部攻破河南府度過黃河之後,完顏洪烈就親自御駕親征,從中都來到了太原府。
他緊急調集了六十萬大軍分別駐紮太原和大名府兩地,抵禦陳徵的十五萬大斻軍和辛棄疾的二十五萬大斻軍。
完顏洪烈親自帶領四十萬大軍坐鎮大名府,派遣完顏合達作為元帥帶領二十萬軍坐鎮太原府。
完顏合達這個人趙勢是知道的,歷史上這個人也是有名的將領。
史書上說合達善知悉敵情,習於行陣,且驍勇善戰,重義輕財,能與士兵同甘共苦,有俘獲即分屬下,遇敵則身先之而不避,眾兵樂為之用。
趙勢得知陳徵所部面對的是完顏合達的時候,說實話,趙勢是比較擔心的。只是趙勢已經將攻金的任務全權交給了辛棄疾,也不能另從選擇左路大將了。
只好修書一封,一再交代辛棄疾一定要注意完顏合達這個人,對陳徵所部多加註意,時刻關注左路的軍情。
同時要求情報部立即收集完顏合達的所有情報,將完顏合達的主要事蹟以及性格分析報告提交給辛棄疾與陳徵兩人,讓二人對完顏合達有著詳細的感官。
辛棄疾攻下應天府後,本來計劃在金國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搶渡黃河的。只是完顏洪烈也怕辛棄疾度過黃河了,及時的帶領四十萬大軍進駐了大名府,在黃河沿岸設立了軍隊。
如此,辛棄疾只好搶渡了濟水,在黃河的北岸沙店鎮、長垣縣、東明縣與金國對峙。
同時,陳徵所部,雖然度過了黃河,但是也只能在黃河的北岸平陽府駐紮,與北方太原府的完顏合達對峙。
與攻金方面軍不同,穆念慈這些時日已經帶領大斻的軍隊試探性的攻打了幾次興慶府。
從這幾次試探性的攻擊中,穆念慈敏銳的察覺到守城的將官以及士兵計程車氣低迷,甚至有些方位的守將只會躲避,都沒有心思反擊登上城牆計程車兵。
為了徹底的瓦解守城將士的信心,穆念慈當即決定休戰一日,但是在所有的城門安排先天高手運功向城牆喊話。
說明大斻已經攻下西夏的其他疆域,如今就只有興慶府一座孤城了,希望將士們為了手下計程車兵考慮,儘早投降,減少士兵的傷亡,畢竟這些士兵都是別人的兒子,兒子的父親。
並且當日向城中投放大量的書信,信上寫上西夏外界的資訊,讓百姓們知道西夏已經到了亡國的地步,讓他們儘早召回自己的孩子,反正這城池遲早要被大斻攻破,現在召回自己的孩子防止不必要的傷亡。
第二日,穆念慈依舊選擇休戰,但是讓隨軍的宗師高手向著城中傳話,就說為了不必要的傷亡,希望西夏皇帝出城與大軍的元帥——大斻王后一見,就問問西夏的皇帝有沒有膽子為了士兵出城一次。
大斻王后會給他半日的抉擇的時間,半日後,無論答應不答應出城一見,希望西夏皇帝都給一個答覆。只要有著一個明確的答覆,大斻今日就會休戰一日。如果沒有任何答覆,大斻半日後就會攻城。
大斻宗師喊話後,穆念慈就安排人在兩軍陣前搭一個簡易的涼亭,在亭中備下酒水。
為表誠意,穆念慈在兩軍的注視下,獨身一人先行到了亭中等候西夏的皇帝。
此時西夏的朝堂上一片的爭論聲,有的提議出城見面,西夏不能被大斻小瞧,尤其還是一位女子擺下的會面。
有的不同意出城見面,認為這是大斻擺下的鴻門宴。因為大斻奪取蘭州在先,說明大斻根本沒有誠信可講。這個時候大斻一定會暗殺掉自己的皇帝,從而減輕攻城的傷亡,儘快滅亡西夏。
西夏皇帝在下面的大臣爭吵了一會後,開口問道:“眾愛卿認為我們大夏能否打贏大斻,不對,不能這樣問,應該說,我們興慶府能在大斻的攻擊下堅持多久?”
下面大臣沒有人回答他們皇帝的這個問題,顯然都不認為西夏能在大斻的攻擊下堅持多久。
“如果大斻想要殺朕,早死晚死都一樣,朕還不如出城一見呢!至少不會被百姓小瞧。如今百姓可都在看著我這個皇帝呢!
另外,我們君臣一場,我此去,看看能否為你們爭取一些利益,也算我這個皇帝為你們做最後一件事。
就算此去沒有給你們爭取到什麼利益,至少爭取到一日的休戰,能讓大夏的將士少死幾人。”
西夏百官被西夏皇帝的此番話感動的,全部跪地說道:“全因臣等無能,才讓我皇淪落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