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外邊聚集了十二萬的大齊士兵,還有三萬的大斻士兵。城中之前的小王子府邸如今的相國府,裡面坐滿了鎮北軍的主要將領、謀士。

熊開在主座上氣憤的開口說道:“詔書的事情是真是假,怎麼到今還沒有查清?

你們這三個月都是在幹嘛?

城外聚集了十五萬的大軍,老夫手中只有十三萬大軍,其中還要算上之前俘虜的京軍!

這仗要怎麼打?怎麼堵住悠悠眾口,你們都說說!”

鎮北軍大將朱淳,也是熊開的假子,回到:“義父請見諒,這王都畢竟不是我們荒原,我們在這裡的情報力量很弱,世家又在這王都生存了幾千年,我們的兒郎一時查不出來也是再所難免的。”

鎮北軍的謀士楊肯向著熊開一拱手說道:“啟稟國相,其實詔書的事情是真是假,一點也不重要。

大齊王上在我們手中,我們說那詔書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明天我們開個大朝會,讓王上在朝會上親口說出城外的詔書是假的。那詔書就算是真的,他也是假的了。

並且當場讓王上頒佈詔書,要求城外的大軍全部退軍,否則全部以叛逆論處。

只是我們今後一定要把姜鴻看嚴實了。

如果城外的大軍仍然不退軍,我們就有藉口將城中的那幾家世家之人全部誅殺了。

另外,城外的大軍還要區別對待,大斻三萬兵馬並不是勤王而來。那就讓王上下詔,宣佈世家之兵馬為叛逆,讓大斻平定他們。”

熊開聞言開心的說道:“好好好,就按你說的去做。還是先生有主意,這一下就化被動為主動了。還能將一部分敵人變成友軍。

賞,當重賞!”

謀士楊肯謝過熊開之後,又說道:“另外,我們說不定還有能增加一份兵力。

國相別忘了,城外還有一部分將近十萬人的京軍!

只要國相請徐封過府一商,許諾些好處,再有著王上的詔令。城外的那十萬京軍也能參與平亂。”

熊開高興的說道:“先生說的,你們都記住了吧。朱淳,你們幾個回去看管好那幾家世家的官員,可不能讓他們跑了。

先生,徐封那裡就麻煩先生跑一趟了,交給其他人我不放心。務必請徐封過府一敘。”

眾人應下後,紛紛離開了國相府。正堂裡就剩下熊開一個人以後,他將手中的酒杯向地下一摔,狠狠的說道:“姜鴻小兒,就會給老夫找事。你等著,此戰結束後,老夫必讓你好看。”

頓了一下,對著下人說道:“走,去王宮,將前嬪妃和現在的嬪妃各找兩位送到寢宮中去。”

接著自言自語說道:“就算現在收拾不了你,老夫也要先收點利息。”

這邊楊肯來到徐封的府邸,因為裘千仞回始城了,如今是徐封之前的管家招待的楊肯。

不一會,徐封從後堂出來,楊肯趕緊見禮,說道:“冒昧來訪,尚書大人還請見諒。實在是相國有事相商,還請尚書大人能夠賞光過府一敘。”

徐封不鹹不淡的說道:“本官和相國大人可沒有那麼親密的關係,有的只有同僚關係。而政事只需在朝堂上說明就好,可用不到私下的府邸相商。”

楊肯趕緊接話說:“如今情況,尚書大人也瞭解。城外來了十多萬兵馬,這些人無詔入王都,罪同叛逆。相國想請尚書大人過府商議那些叛逆的處理方式。如今這王都之中也就尚書大人有能力和相國大人共同處理要事了。”

徐封拒絕到:“這些政事事關重大,還是放在朝堂上談論才好。”

楊肯見徐封依舊不答應,連忙勸說道:“尚書大人應該知道,我們相國大人一心為國,只是有些人就不想看到這個國家變好,一個勁的拉後腿。

相國以為只有除去拖後腿的,這個國家才能變得更好。相國希望得到尚書大人的鼎力相助,如此大齊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變得更好。”

徐封聽楊肯這樣說,立即知道熊開肯定是想要藉機生事,以城外的大軍為藉口除去城中的那些世家高官。這樣一來朝堂中就會剩下許多官位,這個機會徐封自然不能放過。

於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沉思了一會說道:“既然相國大人相邀,本官自然答應。今天晚上,我親自見見相國大人。”

楊肯臉上一喜,立即答道:“那下官就在相國府恭候尚書大人的親臨了。”

天黑以後,徐封就來到相國府。相國熊開來到門前迎接徐封,兩人見面一陣寒暄。進入大堂,酒菜已經擺好,宴會上都是鎮北軍的主要人員作陪。

酒過三巡,熊開開口說道:“徐尚書,老夫是個粗人。我就不拐彎抹角了。我明天會讓王上下詔,讓城外的大軍退軍。如果城外那些世家之人不退軍,那麼他們就是叛逆。對於叛逆自然是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