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隊人馬先後進入大山之中,一進入大山之中立即感受到了此處遮蔽神識的效果。五十位候選將領略一吃驚,立即默契的帶領自己的麾下選一個方向快速的離開。

這些將領能夠被選出作為候選人,都具有不弱的軍事能力,誰也不會傻傻的現在就出手,一開始就消耗自己的力量。

如果能夠安穩的躲到最後成為八位大統領之中的一個,相信大多數候選人會選擇這個選項的。

第一天五十位候選人都在尋找最佳的駐軍之地和分析自己附近候選人的實力,沒有出手廝殺。

從第二天開始,大山中就陸續出現了廝殺的戰鬥,畢竟軍隊只有三天的物資,剩下生存的物資只有從別的部隊之中掠奪。

有些候選人就抱著後下手不如先下手的思想對著附近的隊伍發動了戰鬥,在別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盡力搶奪更多的物資。

辛棄疾和魚作鯤都沒有開始搶奪物資,而是將斥候全部派出去偵查已經開始戰鬥的部隊,尋找時機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同時也防備成為別人口中的螳螂。

後面兩天戰鬥越來越多,戰鬥規模從剛開始的兩方戰鬥變成了幾方混戰。整個山區內隨處可見戰鬥的場景,甚至短短的十里只能都有可能有兩處甚至三處正在反生的戰鬥。

十天之後,大規模的戰鬥便停了下來,這時該離場的都已經離場了,剩下的都是有一定軍事能力,人馬精銳的部隊。

大山中的軍隊也從先前的五十多支銳減到如今的不到二十支。這十多支部隊相互離的遠遠的,分散在大山中隱藏著。

辛棄疾和魚作鯤的麾下人數不減反增,從十天前進山的兩千多人變成了如今的五千多人。其餘的十幾支部隊的人數有不足五千的,也有遠遠大於五千的。當然,一萬人以上的部隊都是兩方或者三方結盟在一起的,當下這些結盟的都是場外就已經結盟的世家之人。

剩下的這些候選人決定麾下的人數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考慮在內,有的善於用精,有的善於用廣。用廣的人數多代表著實力大,但是目標也大,用精的人數少實力小,但是好隱蔽。

又過了五天時間,大山中的部隊依舊還有十四支,世家之人就佔了七支,並且有著結盟的意向。

如今世家還沒有結盟的情況,大將軍和皇帝一方的那五支部隊也就只能在世家的針對下自保,偶爾才反擊一下。如果世家完全結盟,進行清場,那幾人肯定指望不上。

此時,大將軍和皇帝一方的候選人說不定還沒發現世家將要結盟訊息呢。辛棄疾只好將這個訊息隱秘的讓那五人發現,等待他們派人過來聯盟。

同時,辛棄疾立即著手打亂世家的結盟計劃,至少要推遲世家結盟時間。

當天快速滅了一支世家隊伍,並在接下來的一天內冒充這支世家部隊輾轉幾十裡攻擊了另外的兩支世家部隊。只是他沒有誅殺那些人,而是搶了他們的物資就跑。

辛棄疾知道,那五個候選人還不知道能不能指望的上,一旦世家之人完全結盟起來,自己不出全力的話必定會被世家聯手出局。如果全力出手的話,暴露了自己的軍事能力就會引起大齊上下的懷疑。

這是絕不允許的,他要未雨綢繆,引起世家之間的猜疑,打亂世家的結盟意圖。

果然,大將軍和皇帝一方的那五位候選人得知世家將要完全結盟之後,立即派人找到了辛棄疾想要聯合起來抵禦世家。

辛棄疾並沒有立即同意,而是讓他們回去好好想想如果結盟的話誰為主誰為輔,才能最大可能在世家的結盟下贏得戰鬥。

經過這近二十天的戰鬥,大家也都知道了哪路部隊的軍事能力最強,因此,大將軍和皇帝一方的五位候選人糾結了一番,最後還是將他們大家的指揮權交給了辛棄疾。

十天後,世家完成了七支部隊的全面結盟,將士人數達到四萬人,從大山的一方開始清場。

辛棄疾也將大將軍和皇帝一方的五支部隊召集過來,面對世家的清場進行佈置,準備與世家部隊來一場正面交鋒。

世家之人也發現了辛棄疾的意圖,開始調兵遣將圍剿辛棄疾一方的各個部隊。

辛棄疾引誘世家之人,讓他們認為自己將主戰場放在一處山坳裡。這山坳是兩處大山的相交地,山坳平坦,並無埋伏的位置,也算是最合適的正面交鋒的戰場。

可是辛棄疾哪有這麼簡單,當世家之人將主要兵力集結到那處山坳之中的時候,辛棄疾調遣魚作鯤部隊從左側吃掉世家的一支部隊,大將軍一方的部隊從右側吃掉世家的有一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