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送人飛昇產生的影響非常之強烈,在這之後,天下間的所有人都在討論這次的飛昇。甚至連街上的商販,田間的老農都會討論上兩句,更別說茶樓酒樓之中文人俠客了。

之前大斻建國初期,獨孤求敗飛昇的時候,只有少數的幾人知道,天下人大部分保持懷疑的心思,就連在場的宗師們心中多少也有些懷疑,誰讓當時獨孤求敗突破神話境界,氣勢太強,壓得他們抬不起來頭,沒有親眼目睹最後的結果呢。

這次飛昇不同,圍觀的人有宗師,有先天,人數更是成千上萬,有名山大川中的隱士,有名門大派的江湖武者,有世家大族的家主主事,有書院的院長儒生等等,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天下的各處場所,也將飛昇的盛況帶到了天下各方。

去年,大斻昭告天下要建造飛昇之城的時候,有大部分的百姓都認為趙勢這是一統天下之後,追求長生不老去了。

這次送人飛昇事件之後,天下之人再也沒有這樣的想法了,剩下的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拿下一個飛昇之城的名額。

飛昇儀式結束之後,那些宗師們都留在了大斻的京都燕京,沒有立即回去。他們都想從黃藥師那裡打聽飛昇之城的建造事宜,以及獲得飛昇之城居住的條件。

最後趙勢見狀,知道這是一次收集人才的機會,直接下令,一個月後,大斻將額外開展一次官試,向全天下開放,無論是誰都可以參加。

大斻的各個部門,尤其是刑部、城防軍、審議御史、作戰軍迎來了大量的新人加入。

同時,武樓之中也多了三位正式的宗師級別守護人,二十幾位宗師級別編外供奉。

因為軍陣被證實是可行的,所以飛昇之城的建造也正式開始了。設計圖經過趙勢等人的十幾翻修改最後定下來了初稿。

飛昇之城按照京城燕京的型別建造,是一個四方之城,各面城牆寬五里,最中間是政事大殿,後面是內宮,前面是文武衙門。外邊是縱橫各五道大街,其中建造一個個坊市。

城牆按計劃高十丈,也就是宗師高手一躍的高度,全部用石條壘成,中間用水泥澆灌。

城中的地面先用鋼條鋪就,再灌入石子和水泥,將整個城池的地面做成一個整體,再在地面上蓋房子。

以政事大殿作為城池守護大陣的總陣眼,八條大街作為乾枝,一座座街坊作為根系,四面城牆作為枝葉,形成一個封閉的防護大陣。各陣眼之間用玉石為線連線,方便天地元氣凝聚傳輸。

因為高手的大量加入,大斻的各地基礎建設快速的開展起來,飛昇之城的建設算是各地建設中的重點,這裡分配的高手也是最多的。單單是建設所需的高階武力中宗師境界就有三位,還不加上總負責人黃藥師。

因為飛昇之城需要大量的玉石和沉重的石條,所以參與建設飛昇之城城牆和主幹道的勞動力最低都是後天後期的武者。就算這樣,城牆和主幹道也經過三年才建設完成。其中大殿和坊市中的房屋早在一年前就完成了建設。

在飛昇之城徹底竣工之後,趙勢帶著後宮諸女,文武大臣來到飛昇之城參觀了一番。

飛昇之城在四處正門上刻著始城兩個大字,也就是說飛昇之城被命名為始城。

城牆上不遠處就有一處孔洞,這孔洞中有著一架架強弩,強弩的箭矢在陽光下閃閃生寒。城牆的最上方還有一座座的八牛弩,這重弩連宗師強者都要飲恨箭下。

進入城中,正中間的南北兩條大街被命名為起航大街和萬民大街。這兩條街也是防護大陣除了政事大殿這個主陣眼之外最重要的兩處枝幹,大街的下面都鋪上了一層的玉石。

如果等到大陣啟動,就能看到這兩條大街的地面會起一層薄薄的霧氣,其實那不是霧氣,而是濃郁的天地元氣。

大街兩邊是一棟棟樓房,整齊一致的鋪展開來,每一棟都是二層的樓房,但是樣式各異,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樓房的門口都貼著門牌號。樓房和樓房之間有著寬度統一的過道,向過道里面看去,也是一棟棟的二層小樓排列下去。

從起航大街向前一直走就是皇城,進了皇城,就是文武百官的衙門,和之前一樣還是左文右武。在後面就是政事大殿,如今的政事大殿不再叫著凌雲殿了,大殿門口掛著一個牌匾,牌匾上寫著聖泰殿。

聖泰殿比燕京中的凌雲殿大了兩倍有餘,更加的莊嚴神聖,百官站在裡面顯得有些稀疏。

到了這裡,趙勢放百官到各自的衙門參觀去了,只有林朝英、黃藥師、徐封、張啟等人陪著他來到後面的紫宸殿。

眾人在紫宸殿中坐定之後,黃藥師拿出一副飛昇之城的陣法圖,向他們解釋飛昇之城的防護大陣和軍陣的具體細節。

從黃藥師的講解中大家知道,飛昇之城中的大陣分為靜陣和動陣。靜陣就是全靠玉石凝聚天地元氣形成的防護之力,動陣是由宗師以上高手在陣眼中輸入真元開啟的防護之力。

按照黃藥師的推算,靜陣可以防護大宗師和地仙境界的攻擊,動陣能夠抵禦神話和天仙境界的攻擊。但是沒有試驗過,也不知道推算的準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