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殿中,官家正在寫著東西,也就是後來的詔書。一會後,官家將詔書親手交給了那位,就聽到官家說了一句希望你做帝王能做的比我好。然後那位就將詔書傳到我們手中,讓我們確認蓋章。

最後就是那位對著官家和皇后說了一句皇后請幫官家整理衣容,還請官家閉眼。

接著官家就坐在椅子上閉上了眼睛,一會就傳來皇后的哭聲。再後來就是今天的早朝了,後面的事你們都知道了。現在何去何從,你們自己估量吧。”

後面有人問道:“相爺,我們該怎麼辦,還請相爺拿個主意啊,我們都聽相爺你的。”

史彌遠說:“別,千萬別,我已經不是相爺了,以後的事你們自己思量吧。”

又有人問道:“不知道相爺覺得那位說打敗了金軍,控制了半個大宋是否是真的?”

剛走了兩步的史彌遠又停下了腳步,思索了一下說:“我以前和魚龍幫打過交道,那位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也是一個注重實際的人。各位,老夫言盡於此。我們還是趕緊離開大殿吧,這裡畢竟是朝會的地方,不可久待的。”

史彌遠說完就徑直離開大殿向著御史臺走去,眾人見史彌遠離開後,又圍著楊簡、陳恆山和沈煥打聽趙勢的為人和事情。

楊簡只好將趙勢這些年的事情刪刪減減的有選擇的講了一講,著重的講了趙勢做事的態度,在心學上的觀點。

告訴那些朝臣,趙勢是一個務實的人,不喜歡誇誇其談,平日裡最注重的就是知行合一。

楊簡、陳恆山和沈煥三人出來以後,就遇到正在等著三人的太監,讓三人帶著朝中的心學的官員到偏殿等著趙勢。

楊簡他們在偏殿等了一盞茶的功夫,趙勢就在押運的引領下進入了偏殿。

趙勢一進入偏殿就開口說:“今天讓老師受驚了,舉事前未向老師通報還望老師不要怪罪。”

楊簡嘆了一聲氣說:“你啊你,讓我怎麼說好呢。

不告訴我,僅從行事來說是對的,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我們心學的人心中有了想法就去做是對的,但是你這、這、這,這也太離譜了,你怎麼能造反殺皇呢?”

趙勢說:“老師聽我解釋。我造反並不是單單為了我的野心,也是為了百姓萬民。當然我也不否認我有著野心。但是為了萬民百姓至少佔了一半的原因。

不知道老師是否記得我曾經和你說過,我到全國各地看到大宋已經到了王朝末年的光景了,百姓都難以生存了。

這情景還只是促使我決定造反的一部分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又強盛起來了。

老師你們受大宋偏安一隅的思想影響,還不知道,北方已經出現了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國家,蒙古。

它的主人叫著成吉思汗,這時即將西征結束。他西征的一路上滅亡了十幾個國家,它的軍隊無人能抵禦。

當今的蒙古比當年的匈奴強大了不少倍,過不了兩年就會南下牧馬。

老師,大宋不是當年的強漢,你說說,以南宋這群軟蛋能抵禦得了他們嗎?

到時候又是一次五胡亂華,又是一次百姓生民的血淚史,我們漢人又要淪為兩腳羊。上一次我們還能南遷,可是這一次我們還有地方南遷嗎?”

楊簡聽後,問到:“北面真的又出現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國家嗎?”

趙勢說:“老師知道我的為人,我一直都是有一說一的,在老師面前更不會說謊的。

我造反的第一選擇是在邊關而不是在內陸,就是為了第一時間掌控邊關抵禦北方的敵人。

老師你想想如果我只是為了我的野心,我選擇江南之地造反不是更容易嗎?

因此我誠摯的請求老師助我儘快的平定天下,以便更快的能全力北伐。”

楊簡沉吟了一會說:“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嗎,非要選擇造反這條路嗎?”

趙勢說:“老師,這天下是萬民的天下,他們做不好,那就交給能做好的人來,我能打敗金軍的入侵,能夠滅殺俘虜十萬金軍就是最好的證明,還請老師相信我。”

楊簡說道:“事到如今,也只有這樣了,如果你做的不好,我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教育你,將你逐出師門的。”

趙勢立即保證一定會兢兢業業的為百姓謀福利。楊簡他們藉著這個臺階也向趙勢表忠心,表示一定會盡快熟悉新的官位,並儘量勸導身邊同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