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以後,也就是北京時間2001年6月10號。

b縣黃石鄉下轄石河子村。

隨著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姥爺陂,屬於王滿銀的打井隊正式開鑽了。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現場聚集了很多人。

有打井工人,有拉水車司機,也有石河子村的村民。

這裡面,王家人居多。

因為直到現在,大家才切切實實的得知王滿銀擁有了一支打井隊這個事實。

對他們來說,這個訊息太過於震撼,以至於除了來現場看看熱鬧,看看動靜之外,一時間也不知道再該說些什麼了。

“老嚴,情況怎麼樣?”

相對於圍觀村民的低聲討論,王滿銀這個時候穿著工服,戴著安全帽,神色略微的緊張。

怎麼說呢。

他已經在打井隊吃喝拉撒待了四五天,和很多工人一起,都在為今天的開鑽做準備。

“一切正常,一般情況下,上面的土層都不會出問題”

打井隊隊長嚴宏兵知道王滿銀對這方面一竅不通,所以也是很耐心的解釋起來。

不過緊接著他就忙碌去了。

作為打井隊長,一旦開鑽,每個地方時不時都需要他親自檢視和把控,屬實擔負著巨大的責任。

“大志,今天晚上辛苦一下,咱們倆個就不休息了,時刻關注鑽井情況,一旦有什麼問題,及時報告”

得到嚴宏兵的回應,王滿銀稍微放鬆了一下,隨即就來到鑽臺頂著巨大雜音對楊大志說道。

為了剛才開鑽的那一刻,他準備了兩三個月,所以,必須繼續堅持下去。

以現在的技術裝置,打一口井所需要的時間應該在20到30天左右。

他打算接下來這個月要繼續更多的關注打井隊的運轉情況。

不管怎麼說,這是打井隊到他手裡所打的第一口井,一定要重視,甚至是親臨現場。

只有他這個當老闆的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下面的打井工人們才會全力以赴。

“老謝,別閒著了,一旦開鑽,接下來這幾天會非常耗水,你領著四哥他們倆儘快給咱們去拉水,一定要保證用水”

王滿銀在井場蓄水池旁邊找到了謝鵬輝。

為了剛才的順利開鑽,3天前他就把謝鵬輝他們三個自家拉水車全部都調了回來。

從三天前到現在,拋開其他車拉的,光是謝鵬輝他們三個一共就拉了不少於50車水。

可以說是,都在全力以赴支援打井隊順利開鑽。

不過即使如此,蓄水池裡面的水現在也不是很多。

剛才的開鑽階段,一下子就用掉了大半池水。

沒辦法。

這年頭的技術條件擺在那裡,打一口井普遍的需水量都在4000方以上。

要是再過幾年,情況倒是會好很多。

打一口井的需水量普遍會減少到2000多方。

“滿銀,姥爺陂這個地段,整體坡度比較高,我估計一口井下來需水量不會少,但願可以打出油來”

謝鵬輝這段時間給不少打井隊都拉過水,但基本上沒碰到那種出油量比較大的井場,甚至出油的井場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