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口井現在打成了嗎?”

對於魏王山那口井,王滿銀的前世記憶裡,留存的印象其實也不多。

畢竟同時期整個石河子村打井的地方太多了,他也不可能將每一口井的情況都記下來。

“成倒是成了,但我們想結到拉水錢,恐怕不太容易”

謝鵬輝繼續說道。

“井隊老闆手裡好像沒錢,我們這些司機這幾天都去結過幾次錢,最後愣是一毛都沒拿到”

對於這種情況。

王滿銀並不意外。

他們這一帶,搞打井隊的人同樣有很多。

這裡面以河南、山東人居多,本地人也有不少。

但不管這些人來自哪裡,並不是所有人都實力雄厚。

換句話說。

在那些打井隊老闆裡面,同樣有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

也同樣有賠錢的。

對於拉水車司機們來說。

運氣好了,前腳拉完水,後腳就可以結到錢。

運氣不好,三年兩年要不來拉水錢也正常。

別的不說。

光是齊德勝,去年一年,就有將近4萬塊錢拉水錢到現在還沒結到手。

“咱們一共給那個井隊拉了64車水,我算了一下,摺合成錢就是8850塊,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得儘快想辦法要來才行”

謝鵬輝摳了摳頭。

三輛車從開始拉水到現在,他合計了一下,一共掙了3萬4千來塊錢。

其中四分之一都來自魏王山那個井隊。

這筆錢如果結不到手,那也就意味著他們幾個有幾天是徹底白乾了,而且還折損了一些成本。

“一會兒吃完飯,我和你去那個井隊看看”

王滿銀思索了一下,要錢是一方面,他其實主要想打聽一下那支打井隊現在的真實情況。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四哥那輛車時常還出毛病的情況下,你們一共能有3萬4的收入,這已經很不錯了”

王滿銀看得出來,謝鵬輝他們挺盡責的,並不是拿著工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他原本以為剛開始這個月,三輛車能有2萬塊錢的進項就已經很不錯了。

誰成想盡然能達到3萬+,照此推算下去,三輛車一年下來應該能掙到40萬。

拋開各種成本支出,最終的淨利潤恐怕也在25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