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滿銀的這種態度看似沒有誠意,但實則對工人們來說,恰好卻是最大的誠意。

還是那句話。

在建築工程隊沒有具備一定規模之前,他王滿銀是不會採取相對科學的發展管理模式的。

因為他深知特定的模式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有效。

簡單舉個例子。

只要他願意。

他現在就可以針對那些工人的工資實行基本工資+工程提成的薪酬制度。

可是。

在當前,這種制度真的能順利推進下去嗎?

顯然不可能。

第一,工人間能力參差不齊,基本工資規格無法確定。

第二,建築工程隊成立之初,工程專案不穩定或者說是沒有生意。

所謂的工程提成又從何談起?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喬宏山在得知自己的工資不管怎麼樣都會比普通工人高之後,其實臉上已然盡是笑容。

而與此同時,他也對王滿銀提出來的工資保證沒什麼異議,他也覺得能幹就幹,不能幹就走。

“營業執照最多一個周就回來了,我希望咱們的工程隊能在半個月之內初步組建起來”

王滿銀這是要給喬宏山下達了任務。

半個月將工程隊組建起來,這已經是他能給出的最長期限了。

而隨後他也告訴喬宏山。

工程隊組建起來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去城西南側那邊,在楊大志的配合下儘快將公司總部給建起來。

至於他這邊,肯定也不會閒著。

他打算過幾天就去找殷志平,但凡有一點機會,就要先爭取把公立高中那個修繕工程承包到手。

“咱們的建築工程隊具體叫啥?”

喬宏山臨走之前,突然轉過身問道。

他沒想到王滿銀這邊動作挺麻利,不僅註冊了營業執照,而且把公司總部都選好了。

但是,他確實還不知道即將要組建起來的這支工程隊到底叫什麼,或者說建築公司全稱是什麼。

“就叫鴻遠建築工程隊,至於咱們建築公司的名字,則是b縣鴻遠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王滿銀笑了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