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輩子老老實實種地侍弄莊稼的老農民,家裡突然有了一筆鉅款,他們要是不表現的誇張點,那反而不正常了。

“叔,姨,你兒子厲害著呢,不光是這100萬斤土豆掙了40萬,他現在在城裡還有一個磚廠呢,就是城東邊上小巨攤村那個昊興磚廠”

飯桌上。

楊大志這句話一出。

王青國夫婦直接愣住了。

還有一個磚廠?

兒子王滿銀顯然從沒有和他們說過這件事。

“光是囤積那些土豆,就把你們倆焦慮的每天睡不好覺,我要是再把接手磚廠的事說出來,你們倆估計愁的連年也沒心思過了”

面對父母疑惑的眼神,王滿銀笑了笑說道。

土豆沒賣之前,他確實沒告訴父母自己接手昊興磚廠的事,不過現在倒是無所謂了。

“真是長本事了,在外面做什麼也不和我們說一聲”

王青國輕聲說道。

其實他這句話看似是在責怪兒子,實則卻是對後者真正意義上的肯定。

也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放權”。

如果說兒子去年做抽水生意一共掙了七八萬塊錢,讓他覺得這小子是塊做生意的料,進而願意以全家之力配合他的話。

那現在,他就是徹徹底底被兒子的做生意能力給征服了,以後,他依舊願意傾全家之力支援兒子做生意。

但與上次不同的是,從此往後,他不再是以“一家之主”的身份來配合兒子。

一家之主從現在起正式由兒子接任。

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倒不是真的只因為兒子一次性賺了40萬塊錢回來,這裡面還有其他原因。

特別是兒子在做生意過程中所表露出的能力和魄力。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也讓他們兩口子覺得,18歲的兒子,現如今真正意義上的長大了,真正意義上可以撐起一個家了。

把家交給他,他們放心。

吃完飯後。

王滿銀安排楊大志先行返回城裡,去跑成立建築工程隊的事。

而他,隨後一兩天就到。

他推遲一兩天再走。

其實也只為一件事。

那就是還錢。

拋開在城裡購買胡永成那18萬斤土豆所賒欠的6.3萬塊錢之外,囤積在老家的這82萬斤土豆。

他一共付出了將近30萬塊錢的代價。

這裡面,問信用社貸的10萬不著急還,自家拿出來的9萬多也不用還。

也就是說,現在馬上要還的錢實際上是1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