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午四點開始,王滿銀的生意又好了起來,齊德勝和高天成輪流裝水,這無疑是讓他樂開了花。

他還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抽水生意只會越來越好,畢竟,從他這裡裝水比去水廠裝水價效比高太多了,拉水車司機們但凡不是傻子,都不會拒絕在他這裡裝水。

相對於昨天晚上,今天王滿銀倒是不用熬夜,晚上十一點多,他給高天成裝好了最後一車水,正式宣佈今天到此結束。

高天成7車,齊德勝4車,這是今天的成績,200塊錢又到手了。

打著手電筒回家的路上,王滿銀一直哼著歌,差不多兩天時間就賺了300塊錢,他覺得自己這一世的賺錢之路確實要開啟了。

只是讓他意外的是,走進院子發現窯洞的燈是亮著的,父母顯然還沒有睡。

在這個沒有電、沒有電子產品的特殊年代,父母勞累了一天,這個點還沒睡那肯定就是有事。

他隨後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跨步走了進去。

第一時間就聽到了母親的絮叨聲。

“這又怎麼了?”

王滿銀一臉平靜的問道,他看到母親的眼角甚至還有一絲淚光。

“還不是後山地裡那個井場的事,你爺今天下午又重申了一遍,說徵地的錢只屬於你小爸一個人,除此之外,咱們幾家誰都沒份”

父親這個時候也嘆了一口氣,很快說出了其中緣由。

王滿銀對此倒並沒有太意外。

爺爺一共有6兒2女,兩個女兒早已經遠嫁他鄉,一年四季最多就是過完年正月來探一下親,6個兒子都生活在石河子村。

根據農村的風俗,在父親他們一個一個的結婚之後,陸續就會被爺爺分出去單過。

分家的時候,給點鍋碗瓢盆,給點糧食,再給劃分幾塊地,家裡情況好的,或許還能給點錢。

至於兩個老人,基本上都會選擇在小兒子身邊終老。

但其實,在兒子眾多的情況下,分家的過程中,其實牽扯著一個老人能不能公平對待的問題。

大多數時候,老人們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兄弟間,總有那麼一兩個鐵定吃虧。

王滿銀從小到大,無數次聽到母親發牢騷抱怨爺爺當年分家不公平,在他的六個兒子當中,吃虧最多的就是王滿銀的父親。

其實有時候王滿銀仔細聽了聽,似乎也確實是這樣。

父親和母親結婚的第二年正月,就被爺爺分出去單過。

當時爺爺給父親分的東西如下:兩個窯洞(父親自己箍的)、3袋蕎麥、一袋土豆,一袋玉米,一些鍋碗瓢盆,再加上幾塊加起來差不多有120畝的土地(崎嶇不平的山地居多),而且這些土地都是父親在結婚前親自套著牲口開墾的荒地,說白了,土地質量很差,3到5年內基本上種不出什麼好莊稼。

父親在兄弟六個裡面,屬於最能吃苦、最老實的那一個。

所以,當初爺爺即使給他這樣分家,他也沒有太多抱怨。

只是相對來說,母親畢竟是女人,心眼小,這些年每次提起爺爺就要嘮叨個不停。

在爺爺的名下所擁有的眾多土地當中,父親他們弟兄六個當初一個一個分家,其實並沒有全部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