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韓寧回到燕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天晚上等送走王朔他們,陳招娣忍不住問道:“紅軍,咋沒看你多說呢?”
“你沒看到這幫人操一口京片兒,劇中運用大量的燕京方言,幽默對白、冷笑話,這是王朔他們最擅長的。”夏紅軍耐心解釋道。
所以,夏紅軍壓根沒想多參合進去,不過在一起湊個熱鬧而已。
在夏紅軍這裡足足王朔一幫人侃了半個月,初稿終於結束,下一步將是王朔主筆潤色,小院又恢復了平靜。
時間到了九月份,陳招娣開學又開始兩點一線的忙碌,夏紅軍卻徹底悠閒下來。
白天在家練練字,寫寫隨筆,晚上就去小酒館坐坐,日子相當的悠閒。
小酒館生意很一般,扣除各種費用幾乎沒盈利,不過夏紅軍不在乎,反正他也沒打算靠這個賺錢。
《渴望》第一次印刷一萬多的版稅已經打到賬戶裡,更重要的是那本《詩經精選》在英美暢銷,版稅已經有6萬進賬而且還是美刀。按照現在的人民幣官方匯率1比4.7,換算成人民幣28萬!
不過夏紅軍沒打算換成人民幣,再過兩年國家匯率市場化改革,那是要翻倍滴.....
在算上前期那三本武俠版稅,現在存款大約有60萬左右。還有《渴望》第二次印刷估計將來有30萬的版稅收入。這樣算下來也算個百萬富翁了。
在加上這月牙衚衕的四合院以及後海邊的店鋪,以及幾件古董傢俱,總資產不算太多,但絕對可以說是實現財務自由。
不過現在通貨膨脹的厲害,要不去找馬未都到潘家園舊貨市場轉轉?聽說這小子對各種古董越來越感興趣,幾乎天天都去那裡轉悠。
咱將沒打算像他那樣搞個私人博物館的,但最起碼屋裡這些傢俱都要換成明清古董的吧?這才顯得有文人氣息嘛.....
說幹就幹,夏紅軍進了客廳撥通馬未都的電話。
就在夏紅軍準備去搗鼓古董傢俱的時候,燕山火車站,韓寧揹著一個大包袱,手裡提著旅行包隨著人流出了出站口。
看著這熟悉的城市,他心裡輕輕嘆了口氣。
從去年四月跟著夏紅軍到了大西北,最後又不辭而別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甘肅、青海、最後沿著青藏公路到了拉薩。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一路走一路畫,欣賞到雪域高原的神秘之美,雪山、牛羊、美麗的喇嘛廟,靈魂彷彿得到昇華沒有往日的浮躁。
當然這一路也吃了不少苦,靠賣畫維持著基本生活,有好幾次都是餓的昏倒在荒野裡,好心的藏族牧民將他救回自己的帳篷,用酥油奶茶和青稞面將他救活。
但他沒有並沒有被嚇到,依然用自己的畫筆描繪著這片人類最後的淨土,他感覺自己就像那冰雪高原上的朝聖者,在藝術的殿堂孤獨前行。
終於回來了。
衣衫襤褸,風塵僕僕。
唯一的行囊就是背上那一大包油畫和素描,那是這一年來他的心血結晶。
本來他是準備回哈爾濱的,途徑成都,他聯絡上“北方藝術團體”裡昔日幾個好友,答應回到哈爾濱幫他辦一個畫展。
但是從成都開往哈爾濱的直達火車途徑燕京的時候,他卻鬼使神差下了車。
她現在還好吧?
正在大學裡無憂無慮生活吧?
或許早已經忘掉我了吧?
一年前在大西北小山村裡短暫相處,對她來說只是人生途中一處風景,過去了就過去了,後面的風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