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王朔有點驚訝,在他的眼裡夏紅軍是個很謹慎的男人,除了在詩歌方面喜歡和別人辯論吵架,別的方面很少捲入。

“朋友嘛,該出手就要出手。”夏紅軍笑道。

“謝謝,謝謝。”王朔很是感激,關鍵時刻夏紅軍挺身而出。

別看著小子很低調,但在文壇上地位並不低,年輕一代裡可以算是翹楚,而且名聲還很好。

等送走王朔之後,夏紅軍認真考慮這事。

拉王朔一把並不是心血來潮的衝動,拋開彼此是朋友這層關係,夏紅軍有更深層次的想法。

王朔背後的京圈資源實在是太龐大了。

雖然他一直聲稱自己遠離娛樂圈,但實際上已經是一隻腳踏進去,幫他就是幫助自己。

在隨後的一個月裡,一向在界很少發表觀點的青年作家夏紅軍突然在《東方》等雜誌上發表了《人文精神偶感》《世俗與精英述求》等三篇文章,敘述了對於當下的文學危機、知識分子人文關懷的失落、人類終極價值的消解等種種現象等等。

文章中說人文主義或人本主義的實質內容應以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傾向為依據。那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實質內容是甚麼?概而言之,就是高揚人性反對神性,以人道反對神道;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對禁慾主義,並以理性作為基礎。

”總之,今天我們所倡導的人文精神,應該是一種以人為本,對人類命運、幸福與痛苦,對人的存在、價值與尊嚴的強烈關懷和承擔責任的精神。

“但另一方面,世俗化也具有對舊道德、舊規範、舊價值以至政治的、文化的專制主義的解構作用。它對一切神聖化的解構,也使自己同時成為對政治權威、文化霸權的非神聖化方式,成為對壟斷一切的消解方式。”

.....

.....

很明顯,夏紅軍的文章從理論深度探討了人文精神的發展歷史和含義,在當下對重塑人文精神自己一些見解。

夏紅軍的文章發表之後,在文壇上又掀起探討人文精神的熱潮,更偏重學術和理論性。

有細心人悄悄發現,在彼此探討中已經沒有“王朔”“張藝謀”名字。

.....

.....

“來,來,來,哥敬你一杯!”在王府井大街很有名的東來順飯莊,一場酒宴正在進行。

在座的都是文人,請客的是王朔,夏紅軍卻被安坐在上首。

看到王朔舉起酒杯,夏紅軍連忙謝絕:“王哥,我提前說好的啊,我最近在封山育林,只喝三杯,已經夠了啊.....”

“我說你小子,是不是不想喝酒推口話?這封山育林幾個月,怎麼還沒解封?是不是那個.....不行了,弟妹懷不上?趕明我給找個中醫大夫好好給你吃兩副藥。”王朔怪笑道。

臥槽!

你那個.....才不行呢!

不過夏紅軍也納悶,沒結婚害怕懷上,千方百計避孕,現在放開了,反倒沒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