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學的危機已經非常明顯,文學雜誌紛紛轉向,新作品的質量普遍下降,有鑑賞力的讀者日益減少,作家和批評家當中發現自己選錯了行當,於是踴躍“下海”的人,倒越來越多”

“我過去認為,文學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明白了,這是個錯覺。即使在文學最有“轟動效應”的那些時候,公眾真正關注的也並非文學,而是裹在文學外衣裡面的那些非文學的東西。”

“可惜我們被那些“轟動”迷住了眼,直到這一股極富中國特色的“商品化”潮水幾乎要將文學界連根拔起,才猛然發覺.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早已經對文學失去興趣。”

文章裡面提了兩個人的名字作為例子:王朔、張藝謀!

夏紅軍猛然意識到。

90年代初那場文化領域“人文精神大討論”已經拉開序幕。

王朔要走黴運了!

難道今天就是要學習討論這個?

果然,會議開始先是學習了這篇文章,然後就讓大家討論。

“同志們,大家盡情發言,但請記住我們這是學術討論。”巴金最後還強調了一句。

既然讓發言,大家都各抒己見。

矛盾主要集中在一是王朔的痞子文學,二是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商業傾向。是不是想文章中所說的:文學已出現危機,公眾文化素養的下降,人文精神素質的持續惡化,暴露了當代中國人文精神的危機”。

同意者和反對者都有,雙方爭的面紅耳赤。

夏紅軍和往常一樣,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

如果只是學術討論倒也簡單,說上幾句自己的觀點也無妨,但他知道這場爭論慢慢就會超出學術之外。

會議一直進行到下午六點才結束,一散會夏紅軍沒有回家,開車直奔王朔的家裡。

王朔早就搬出舞蹈學院的單身宿舍,住進一座商品樓,夏紅軍去的時候小兩口正在吃飯。

“哎呦......紅軍,稀客,來來,陪哥喝上兩杯。”王朔熱情招呼。

“不好意思王哥,我現在是封山育林。”夏紅軍笑著回答。

王朔是從夏紅軍這裡明白“封山育林”的特殊含義,笑著說你們現在講究,當年我和你嫂子準備要孩子的時候,我照樣吃喝,現在咪咪(王朔的女兒)照樣聰明漂亮?”

不過話雖這麼說,王朔還是沒讓夏紅軍喝啤酒,只是讓沈旭佳給夏紅軍盛一碗米飯。

夏紅軍也沒客氣,邊吃就把今天下午作協開會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提醒王朔最近要低調點。

不過王朔卻毫不在意,眼睛一瞪“怕啥?誰敢罵我,我就反罵回去!和上兩次一樣!老人家說過:人若我犯我,我必犯人!”

“但這次不同,作協開會專門討論,風向不太對。”

“切,就是一幫吃飽撐沒事做的人在哪裡瞎咋呼。”

見王朔這個態度,夏紅軍也沒法再說下去,總不能說你馬上就要倒黴,有關你的改編的電影,稽核統統同不過吧?

吃完飯,夏紅軍就告辭離開。

等夏紅軍走後,沈旭佳埋怨其自己老公,別一天太高調看誰都不順眼,做人謹慎點,就像夏紅軍那樣。

“嘿....夏紅軍這個人好是好,就是膽子太小!好了不說了,我出去一趟。”王朔說著去臥室去自己的外套。

“你這幾天晚上天天往外跑,幹嘛去呀?”沈旭佳忍不住問道。

“前段時間我們不是弄了個劇本嘛,還需要潤色潤色,我去找老馬他們。”

“那早去早回啊。”

“好咯.....”

王朔出了自己的家,下樓開上車離開小區,很快消失在車流之中。他並沒有去找馬未都而是向電影學院方向開去。

他感到興奮,因為那裡有個漂亮女生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