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追悼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好,我就是。”夏紅軍趕忙回答:“路大哥不幸英年早逝,請你們要節哀順變。”
王天樂點了點頭,突然說道:“夏作家,您的愛人叫陳招娣是吧?”
“是的,怎麼?”
“這就對了.....當年我大哥去燕京領茅盾文學獎,因路費差點不能成行,是一個叫陳招娣的讀者雪中送炭,寄來5000塊錢。”
“對此我大哥一直念念不忘,想感激這個叫陳招娣的讀者卻查無音訊,直到前不久你結婚,我大哥才知道是那個姑娘是你的愛人。”
“我大哥本來想去燕京當面對你表示祝福和感謝,可惜那時已經走不動了.....”
說道這裡,王天樂眼眶一紅,聲音有些嗚咽。
夏紅軍趕忙安慰道這是自己應該做的,路大哥一生經歷過好多磨爛,但他的卻激勵了整整一代青年,必將會繼續影響下去,就這一點路遙大哥在九泉下也會感到欣慰。
最後,夏紅軍在悼念薄上寫下:“山花破土,驚心動魄的一幕,光燦人生鳴九霄;延河奔流,早晨從中午開始,平凡世界垂千秋”一行字,表達自己的哀思。
一個披麻戴孝13歲的小姑娘在親友的攙扶下,走進到路遙身邊。
路遙已經離異,她是路遙的女兒路遠(那時候還沒有改名叫路茗茗)手裡拿著早就為父親製作好的一張生日卡片,聽說準備在父親43歲生日那天,親手送給他。
可惜沒等到這天。
路遙非常愛自己的女兒,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個女兒奴,在他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提到女兒:
“因為元旦就在眼前,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日子裡,為了親愛的女兒,我也得趕著回去,其實這也是唯一的原因……想著馬上就要看見親愛的女兒,兩腿都有點發軟“。
可惜了.....
在追悼會上,夏紅軍還見到賈平凹、陳忠實等一幫文人作家,都對路遙的病逝感到痛惜。
追悼會在一片肅穆中進行,小姑娘路遠哭的聲音近乎嘶啞,當大家圍繞木棺做最後的道別的時候,她突然掙脫了親友的攙扶,向路遙的水晶棺撲去。她以驚人的爆發力,發出了近乎絕望的嚎叫:“爸爸啊!爸爸!”
看到小姑娘這個樣子,夏紅軍心裡難受,默默走出了殯儀大廳,靜靜站在對門亭子裡。
外面還下著大雪。
這時候有個容枯瘦的的老人,穿著黑色的呢子大衣,文質彬彬從殯儀大廳裡出來,摘下眼鏡悄悄擦了擦眼眶的淚水,看來也是忍受不了大廳裡悲涼的氣氛。
夏紅軍認出了,真的是張賢亮。
張賢亮作為作家,最熟悉的作品就是被改編電影《牧馬人》的《靈與肉》。
張賢亮的文學創作之路起步甚早,不過十幾歲的中學時期,他便開啟了創作之路,之後因《大風歌》被視作“you派分子”,經受了長期的“勞動改造”。
這一改造就是22年。
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就是苦難和煎熬中度過,等79年平反之後,他已經40歲出頭,人到中年。
正因為生活的磨難和感悟,他才寫出了那本《靈與肉》。
對於這樣的人,夏紅軍心裡很是欽佩,想了想走過去:“張主席?”
張賢亮認出這個年輕人,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夏作家?你是專門來參加路遙的葬禮?”
“是的......我昨天聽說路遙病逝,今天就趕了過來。”
“唉......年紀輕輕就走了,實在是可惜啊.....”張賢亮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