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作家,你今天講的很好,我受益匪淺,但是我想和你談談詩歌口語化。”

又是這個問題!

夏紅軍微微皺眉,這是夏紅軍和許多第三代詩人包括四川的尚仲敏,對於詩歌理念分歧最大的地方之一。

其實,今天夏紅軍並沒有講課內容並沒有涉及這個這一點,他完全可以不必理睬。不過,既然是韓東來了,他很想當著復華師生的面聊一聊。。

“韓老師(現在韓東還在金陵審計學院教書),要不請到前臺談一談?”夏紅軍很有禮貌發出邀請。

韓東微楞,但還是離開座位,大步向講臺走來。夏紅軍也下了講臺,站在他的對面。

“夏作家,無論你現在講的《現代詩歌的韻律之美》還是去年你在燕師大所講的《從新詩的產生與發展談新詩散文化》其實,還是你提倡的“三美”,從核心要義是繼承了二十年代“新月派”的思想。”

韓東一開口就直奔核心。

夏紅軍點點頭,他從不否認這點。甚至有人說他師傳徐志摩聞一多,他也沒反對過。

“可是,新月派有他的侷限性!那是一種貴族化、精英化的詩歌!而我們這個時代更需要大眾化、平民化!”

說到這裡韓東沒讓夏紅軍反駁而是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反對詩歌口語化,提倡古典美,但詩歌口語化古今有之!就拿三歲兒童都會吟唱的李白的那首小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你說他是不是口語化?他到底美不美?”

“我從未反對詩歌口語化。”夏紅軍平靜說道。

什麼?!

韓東一臉驚訝,在場的聽也是議論紛紛。

“我從未反對詩歌口語化,而是反對口水詩!”夏紅軍提高嗓音:“就誠如你舉的李白這首《靜夜思》通俗易懂,是一首好詩但如果改成這樣呢?”

夏紅軍說完走上站臺,唰唰在黑板上了四行字。

臺下的同學立刻笑了起來,坐在後面的衛慧也忍不住捂住了嘴。

這是什麼呀?

床前有月光,很像地上霜,

眼看著月亮,想起了故鄉。

“韓老師,同樣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話,我想你能明白這兩首的最大區別,還有人把他改編成現代詩:”夏紅軍說完也沒等韓東回答,又繼續在黑板上寫道:

床前

一道月光

我以為是霜

抬頭望著月亮

然後

再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