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買辦公用房(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辦民刊,像陳東東他們那樣,根本打不開局面充其也就是小圈子裡自娛自樂。但如果公開發行,切別說能否拿到雜誌刊號,更要考慮盈虧,光運營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咱們現在這點家底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重點是辦好燕山詩歌獎!”
聽了駱一禾的話,西川沉默沒有回答,戈麥卻接過話題:“怕啥?咱們基金會不是還有上百萬的資金嗎?我看半個刊物足夠了!想當初我們的《燕山詩刊》不就是幾千塊錢就搞起了嗎?我看辦的挺好!”
這裡面數他最年輕,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
“我說戈麥,是不是最近被愛情衝昏了頭腦?”駱一禾用一種調侃的語氣說道:“咱們現在是有些資金,但你算過沒有成立雜誌社出版雜誌需要多少費用?房子,辦公裝置?人員工資,以及印刷成本等等......而且我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辦的雜誌十有八九是要虧損的!”
出奇的,戈麥沒有反駁駱一禾的話。
因為這是事實。
現在燕山基金會的經費來源主要是靠一些詩歌愛好者的捐助,除了夏紅軍陸續投入七萬塊錢,最大的兩筆捐助就來自香江的柳慧芳和臺灣的余光中。
算下來將近100萬,看上去挺多,但是要成立雜誌社辦刊物,那花費驚人。
現在連《詩刊》《星星》這樣的老牌詩刊雜誌都面臨窘境,何況新辦的?
夏紅軍沒想到三人說著說著竟然說到這個話題上。
他沉思了一下說道:“出版我們自己的詩歌刊物這事我們燕山詩歌基金會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不過現在暫時還以燕山詩歌獎為主,至於咱們的寫詩歌理論,包括這次去高校的講演稿整理一下,可以和《星星》出版社聯絡,發表在他們的雜誌上。”
夏紅軍的話,駱一禾自然同意,最後西川也點點頭,有些事情不能走太急。
“其實啊,我覺得咱們現在最緊迫的是給咱們基金會買些辦公室用房!”
啊?
夏紅軍這話一出,大家面面相覷。
“喂,紅軍,你是不是準備要結婚,嫌你這地方小讓基金會搬出去?”駱一禾半開玩笑半認真問道。
“得......我就是結婚,現在住的這正房三間也足夠。”夏紅軍笑著回答:“我是想得給咱們基金會購置點房產什麼,你看看這房價不停上漲,將來也會升值。”
西川幾個人深以為然。
去年,(1991年)11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全面進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從公房的實物福利分配逐步轉變為貨幣工資分配,由住戶透過買房或租房取得住房的所有權或使用權,使住房作為商品進入市場。
駱一禾和西川都是透過國家這個政策,將原單位分配的房子自己掏錢買了下來,雖然有些心疼但是看到飛漲的房價心裡還是暗自慶幸。
好歹,在燕京城擁有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住處,這一點他們很佩服夏紅軍。
這小子前幾年買的這處四合院,不知道現在價格翻了幾番?
看到大家同意,夏紅軍又笑著說大家可以打聽,最後找沿街帶有門面的房子,二樓當辦公室一樓門面可以出租出去也是一筆收入。
事情就這麼定下,夏紅軍還有件事就是馬上要參加郭前進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