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城市的煙火氣(第2/2頁)
章節報錯
衛慧最後走了,上了公交車透過車窗還向夏紅軍招招手。
夏紅軍站在路邊,手插在兜裡看著公交車遠去。
衛慧並不是後世所說的那種“物質女孩”,據聽說她畢業後做過記者、咖啡店服務員、編輯、電臺主持.......一直尋找著什麼,但都沒離開這座繁華的都市。
她很像郁達夫、陀思妥耶夫斯那樣的,自我解構病態,甚至虛構病態的走向會帶給我模擬實驗的快感,也好像真正能觸控到人性之樹的無限可能一樣。
但這不是真實的生活。
其實衛慧的後半生命運多舛,憑著《上海寶貝》一書成名之後,就開始逐步走下坡路,到最後乾脆放棄寫作,做了一名普通的海靈格家排師,一名修行者。
夏紅軍只是希望,自己的這些話能改變一下這個很有才氣女孩的命運軌跡。
快快樂樂寫書,快快樂樂生活。
《面向二十一世紀文學研討會》於第二天早上在錦江大酒店八樓會議室舉行,與會代表們就新世紀文學理念、發展方向紛紛發言,進行熱烈的討論。
相對於在大學裡高談闊論,夏紅軍在這裡低調許多。
和國內許多場合一樣,這是講資歷的地方,而他恰恰最缺的就是這個。
早上參會人員進行發言,下午是討論。本來是講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文學如何走出國門讓更多海外讀者所認識的議題,說著說著就跑偏題,又回到國內文壇所謂的亂象。
市場經濟勃興帶來商業和大眾文化的泛濫,讓這些文人憂心忡忡。
對於這樣的非常敏感而又寬泛的問題,夏紅軍一向都很小心,這玩意太容易上綱上線,搞不好被人抓住辮子。
但似乎有人不放過他。
“在燕京文壇,有兩個年輕作家這幾年很是活躍,一個就是王朔,所謂的痞子文學,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姿態。作為一名作家,竟然一副小混混的嘴臉實在讓人感到厭煩和不可理喻。”說話的人是一個劉姓作家,四十多歲穿著中山裝一副嚴肅的樣子。
又在罵王朔?
不知道王朔這傢伙現在耳根熱不熱?
估計已經被罵多了,早就不在乎。
夏紅軍心裡嘀咕,琢磨著是不是在適當的時候幫王朔說兩句,突然那個人話鋒一轉:“第二個人就是我們在座的小夏作家。”
怎麼說我?
夏紅軍心一緊。
“對於小夏作家,我是很佩服的。”劉作家有些古板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無論那本獲獎的《芳華》,還是後面的寫的《渴望》,都是具有現實主義的好作品。只是......為什麼有些那兩本關於《西遊記》的,還美其名曰奇幻?”
“我看是糟蹋經典啊......可惜,真可惜,這麼好的才華.....”劉作家變得有些痛心疾首:“如果實在寫不出,可以去寫詩,小夏你的詩歌其實也不錯的。”
臥槽.....
這到底是誇我還是貶我?
本來夏紅軍不想回答,對於《西遊記》的兩本同人爭論已經很多,他不想和這幫作家在討論,反正受眾又不是他們。
不過,劉作家後面說的一句話讓夏紅軍火騰了一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