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天晚上在淮海路偶遇,聊的很愉快。”夏紅軍很爽朗的回答。

“哈哈,那是,衛慧同學可是我麼中文系的才女啊。”王書記笑著說道。

四人進了學校大門,看距離講座時間還早,夏紅軍提出想逛逛校園,王書記答應了,說讓衛慧和陳東東陪你逛逛,我還有點工作要處理,到時候在三教樓3108教室見。

3108教室?!

夏紅軍吃了一驚,他看過復華的歷史。

著名的3108教室,和其他教室並沒有什麼不同,普通的水泥地面,普通的桌椅,但從1985年“哲學六君子”的演講後,3108一直是復旦最高規格論壇的代名詞,對了,93年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訪華在這裡進行了“中國絕唱”,

這.....

原來不是說在復華的相輝堂嗎?怎麼改到哪裡?

“是我們陳主任向校領導爭取的,而且到時候他也要參加。”王書記笑著解釋。

“你們陳主任是不是陳允吉教授?”夏紅軍吃驚問道。

天!

他是專門研究詩詞的!

雖然主要研究的是唐代文學,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會長,但是對於現代詩歌也非常有研究。

亞歷山大啊。

哎呦,陳東東,你怎麼不早說呢?

看到夏紅軍似乎要埋怨自己,陳東東急忙解釋說自己今天來也才知道這事,還沒來得及給你說。

算了,既來之則安之吧.....

王書記走後,衛慧就帶著夏紅軍和陳東東在校園裡逛起來。

三月份校園是很漂亮的,迎春花盛開,還有風信子、結香.....衛慧帶著他逛了相輝堂。相建於1905年,校園中現存三幢當年老建築之一。

博物館、燕園......衛慧說,燕園的名字源於劉禹錫的一句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還有偉人以及復華創始人馬相伯、魯迅等人的雕塑。

最後夏紅軍站在逸夫樓下草坪前沒有動。

“這是香江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贈修建的。”衛慧看到夏紅軍站在不動,趕忙解釋。

其實,夏紅軍看到不是這座樓,而是樓前的草坪。

他知道,在十三年之後,在復華百年校慶的時候這裡矗立著一座銅像,兩本疊起的書長寬兩米多,高70公分,非常有藝術魅力。

是復旦大學歷屆復旦詩社校友捐贈,作品名字就叫“復華詩魂”。策劃者是參加復華詩社開創的最早的成員周正寬和復旦詩社創始人、復華詩社第一任社長許德民。

這是國內高校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為詩歌建築的雕塑。

在來到這時代之前,夏紅軍為此還專門慕名去過一次復華,站在這座雕像面前看了許久。

他至今還記得雕塑上的銘文:旦復旦,日月光,復旦詩社成立於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七日,有詩刊《詩耕地》,《語聲》,詩集《海星星》、《太陽河》,源接上世紀四十年代《詩墾地》,形成復旦詩派。百年校慶,詩友重聚,感恩母校,給我們博學,感恩詩神,讓我們篤志,特贈銅雕“復旦詩魂”,願母校詩魂永在。

他當時在想象那個詩歌飛揚的時代。

而現在,就站在這個詩歌飛揚時代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