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是醫生,何況又和他不是很熟。

文人都是很敏感的,包括自己寄給他5000塊錢的資助,他就沒敢寫自己的名字。

免得他的自信心受到傷害。

哎......

兩人說著就到了天安門廣場附近,找了個停車位置,夏紅軍和路遙兩人步行來到人民大會堂北門,各自拿出邀請函,服務員很快帶領他們進入大會堂,到了二樓的燕京廳,已經來了許多人,有嘉賓、記者,也有領導,包括作協主席巴金等領導。

巴金今年已經八十歲,一頭白髮,穿著一件灰色中山裝,顯得精神矍鑠。

巴金是夏紅軍尊敬的一位作家。

別說他一生文學優秀作品無數,就憑講真話的勇氣和正直的品格,讓我們這些文學後輩非常敬仰。

是他他倡建“e博物館,讓後人永遠不要忘記那段歷史,才能阻止悲劇重演。

夏紅軍很主動上去和巴金握手,表示敬意。對方自然是先是表示祝賀然後就是一番勉勵,立刻用記者衝過來咔嚓咔嚓開始拍照。

雖然是當時國內最高文學頒獎典禮的,又是在人民大會堂這樣高規格的地方,但是典禮佈置卻顯得有點寒酸。

在主席臺上擺著一排座椅,上面掛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大會”幾個大字。

在一篇熱烈的掌聲中,頒獎正式開始,先是巴金先生代表作協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向獲得文學獎的作者表示祝賀,並鼓勵他們寫出他們寫出更好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給每個人頒發榮譽證書之後,由路遙代表諸位獲獎作家發表的獲獎感言。

“我感謝評委們將本屆茅盾文學獎授予我和另外幾位尊敬的同行。就我個人而言,獲此殊榮並不平靜。毫無疑問,還有許多朋友本應該當之無愧地領受這一榮譽。

獲獎並不意味著一部作品完全成功,因為作家的勞動成果不僅要接受現實眼光的評估,還要經受歷史眼光的審視......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不用說,這是一種帶著強烈感情色彩的關注。“為什們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是的,生活在大地上這億萬平凡而偉大的人們,創造了我們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我們的現實生活和未來走向。那種在他們身上專意尋找垢痴的眼光是一種淺薄的眼光。

無論政治家還是藝術家,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才有可能把握住社會生活歷史程序的主流,才能使我們所從事的作品中,可能有批判,有暴露,有痛惜,但絕對不能沒有致敬。

藝術勞動應該是一種最誠實的勞動。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虛假的聲間可能瞞過批評家的耳朵,但讀者能聽出來的。只要廣大的讀者不拋棄你,藝術創造之炎就不會在心中熄滅。人民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我們棲息於它的枝頭就會情不自禁地為此而歌唱。

我們只能在無數胼手胝足創造偉大歷史的勞動人民身上而不是在某個新的和古老的哲學家那裡領悟人生的大境界,藝術的大境界。”

“啪啪啪......”夏紅軍忍不住鼓起來掌來,很快會場上掌聲一片。

頒獎結束後,還開了個小型座談會,整個過程夏紅軍都保持著低調和謙遜。

沒辦法,放眼過去都是文壇大佬,除了服務員就自己最年輕,當著電視臺記者,自己可不敢落個年少輕狂、妄自尊大的印象。

可是有人偏偏不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