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羅學姐想出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羅學姐開口,又是老崔的女朋友,夏紅軍無法拒絕只好答應。
領著威爾斯繼續去五食堂,走在路上夏紅軍說出了羅雪瑩的請求。
威爾斯一口答應,還笑著說那個留著馬尾辮的高個女生英語詞彙量很大,就是口語差點,聽她說正在準備考託福,畢業後想出國。
出國?
夏紅軍知道,現在國內已經掀起了出國熱,包括燕京、上海等大城市,大批青年在美國大使館和駐上海領事館前排起了長隊,他們正在申請辦理赴美利堅合眾國的簽證。
在這出國大潮中,潮流中人所有的經歷就像是在編寫一部歷史劇。在80年代前期,限於開放的程度和政府的財力,“公派”留學生和其他方式出國的人很少,“嫁出去”成為了出國的主流。能成功嫁給老外的人,一般來自燕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開句玩笑,她們的目的,與當年的“農轉非”大同小異。
這些洋人的中國媳婦不光嫁老美,只要是老外她們就嫁,日本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還有一大批嫁到港臺和中國人過日子,掙得再少也比內地多,窮則思變。
而這樣的婚姻以上海為最多,夏紅軍後世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則資料:據上海涉外婚姻統計數字,97%是“嫁出去”,只有3%是“娶進來”,以致形成“上海女婿遍天下”的說法。直到80年代後期,公派出國取代了涉外婚姻,政府行為取代了自由市場。
從而催生出一大批為了出國拼命學英語考託福的學生,看看那部黃曉明、鄧超和佟大為合演的《中國合夥人》就可以感受這種盛況。
只是……羅雪瑩想出國留學?
崔東風知道嗎?
到了五食堂,陳招娣依舊和往常一樣等候夏紅軍,沒想到他又帶著威爾斯,只好在多打一份飯。
女孩心細,她和夏紅軍吃的是雜醬麵,知道老外用筷子困難,吃麵條更是難上加難,於是給打了一份米飯,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表示好客,竟然打了一份大排!
姑娘,沒必要這麼熱情啊。
他看樣子要白吃!
夏紅軍心裡嘀咕。
威爾斯自然是連聲感謝,又把陳招娣誇獎了一番,女孩臉紅紅的。
“夏,這是我的飯錢。”威爾斯突然從兜裡掏出一張鈔票放在夏紅軍面前:“我要在燕京多呆幾天,麻煩你了。”
不是人民幣也不是美刀而是100元的外匯券!
外匯券,是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由於國內禁止外幣流通,為滿足來華的外國人及歸僑的需要,便於他們某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同時又使他們區別於國內居民,國務院於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
外籍人士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兌換成外匯券,並在指定範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
離開中國大陸時,他們可以選擇將外匯券換回硬通貨或留著以備下次來華時使用。很多外國人當時都管外匯券叫“旅遊貨幣“。
外匯券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使用,如賓館、友誼商店、免稅店等等;也只有在這些地方,人們才能買到當時被視為奢侈品的高檔貨人頭馬的洋酒、萬寶路香菸、彩電、瑞士手錶。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和絲綢等也能在友誼商店買到。
但漸漸地,擁有外匯券就不是外國人的專利了。有一些大陸居民從他們的海外親戚朋友那裡能得到一些外匯券。一旦擁有外匯券,他們立刻成為他們的同事、鄰居和朋友眼紅的物件,因為外匯券就是出入友誼商店的特殊通行證。
雖然官方規定和人民幣等價,但是黑市黃牛那裡,100元外匯券可以兌換130塊人民幣。
嗯….這個威爾斯還挺大方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