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軍還在那裡絮叨,劉建文已經聽不進去。

拒絕兩家大學講座邀請,一心想著學生,難道這境界這情操還不夠高嗎?

哈哈,新聞裡的典型事例終於挖掘到了!

李建文再也顧不得什麼,趕緊拿出筆記本奮筆疾書,有些細節得趕緊記下來免得忘了。

夏紅軍搖搖頭,站起來向教室走去,馬上就要放學要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

等忙完學生,夏紅軍又出了教室,李建文已經寫完,他看到夏紅軍又問道:“對了,還有一個女生,你的同學呢?”

“嘍,她放學回來了。”夏紅軍指著樑上的一個人影笑著說道。

劉建文抬頭一看,只見一個女孩正向這邊飛跑過來。

跑的這麼快?像個小鹿一樣。

劉建文有點驚訝。

女孩很快跑進學校,到了兩人面前,微微有點氣喘。

“這是《人民日報》社劉記者。”夏紅軍笑著相互介紹:“這是我同學,高中大學的同學,也是我的女朋友,陳招娣。”

陳招娣看到夏紅軍當著記者面說是他的女朋友,微微有點害羞,就說你們先聊,我進去做飯。

“多炒兩個菜,今天要請劉記者吃飯。”夏紅軍叮囑了一句。

劉建文知道自己這麼晚了也回不去縣城,肯定是在這湊合一夜,也就不再客氣,笑著感謝了一句。

等陳招娣進窯洞,劉建文又好奇問道:“你的女朋友畢業分配到哪裡了?”

“考上青華的研究生,休學一年專門來這裡陪我。”

“呵,你這女朋友對你不錯啊”

“那真是,如果不是她,我真難相信去年這個冬天我一個人咋堅持下來。”夏紅軍感慨道,光一日三餐就讓他頭大無比。

外面天色已晚,兩人就進了窯洞,沒過多久陳招娣端來幾盤菜,有這地方少見的臘肉,還有饅頭,是中午剩下的。

夏紅軍還讓陳招娣開了一瓶酒,是自己從老家帶來的西坪特曲,仨人邊吃邊聊,或許是喝酒的緣故,兩人的話都比較多,從教育談到文壇,劉建文吃驚的發現,他懂的很多,好多見解都非常獨到。

什麼可以將支教這種方式制度化、政策化,國家鼓勵應屆大學生畢業後來偏遠地區教書,給予適當的補助,並在就業分配給與優惠等等。

“希望工程”以民間的方式廣泛動員海內外財力資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資助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繼續學業、改善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等等。

“隨著經濟的發展,最先富起來的肯定是那些大老闆和娛樂明星,想辦法讓他們多捐點,國家得了實惠,他們在公眾面前獲得好形象,大家都高興嘿嘿......”

劉建文在楊為民原來睡的那個窯洞呆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離開前溝村,他的心情很愉快,因為在這裡他挖掘了一個極好的新聞。

劉建文走後,夏紅軍的生活又陷入平靜,轉眼到了三月中旬,天氣一天一天暖和起來,高原的綠意漸濃。

這天中午,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是難得的好天氣,夏紅軍吃完飯坐在乒乓案邊曬太陽,就看到老支書氣喘吁吁從山樑上一路小跑,手裡拿著一張報紙,一進院子就大聲說道“大喜事啊,大喜事,夏老師,你上報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