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真不錯。

“這地方窮,不比你們大城市,吃的好,住的好,委屈你啦。”楊為民說道。

“嘿,楊校長,我也是山溝裡出來的,我也是西嶺人,老家在漢湖。”

一聽是算是老鄉,楊為民感到更加親切,就要給夏紅軍倒酒。夏紅軍這才想起剛才光想吃飯,還沒把介紹信拿給人家看呢,就趕緊從替身衣服掏出蓋有縣教育印章的介紹信遞給了他。

“你叫夏紅軍?”楊為民看著這個名字有點熟悉,好像在那裡見到,但一時想不起來。

“我是科幻《鄉村教師》的作者,你的一個叫劉寶的學生曾經給我寫過信。”

“哈,是你?大作家,詩人!”楊為民激動起來:“你那篇《鄉村教師》寫的真是太好,劉寶對你崇敬的很,他如果知道你來後溝村,一定高興的很。”

“劉寶最後考上啥學校了?”夏紅軍關心問道。

“定西師範!”

“挺不錯嘛......”

“唉,按照他的成績完全可以上高中考大學,上箇中師實在有點虧了。”楊為民嘆了口氣。

這倒也是......

八十年代的中專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高中畢業後考的,稱為大中專。另一種是初中畢業考的,稱為小中專。

這個年代的中專,特別是農村,好多都是班子裡的尖子生,“中師生”是一個令人嚮往的身份,榮極一時,多少人期盼成為其中的一員而不可得。

這些人畢業後中後,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都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家鄉,做了小學或初中的教師。

過硬的個人素質,滿腔的理想,這批人加入到基礎教育行列,確實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大幸。說他們是中國鄉村教育的基石,一點也不為過。

夏紅軍記得,自己來這個時代之前,教自己語文的就是一位八十年代的中師生。

語文教的特別棒,特別是古文詩詞方面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自己高中學文科就是受到這位老師的影響。

只可惜,他是文憑只是中專,職稱上不去,到退休也只是一箇中八檔。

兩人邊喝邊聊,楊為民講了後溝村小學情況。

現在小學只有四五兩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一共有三十多名名學生。

“這個小學是要撤銷的,學生都要去前溝村小學上學,那裡條件比這邊好的,但校舍還沒完全建立好,所以低年級的都過去了,還剩這兩個班,聽上面說到今年秋天,都要過去。”楊為民最後說道。

原來如此!

“劉寶在信上說,這十年,前溝村小學只有你一個老師?”夏紅軍吃了一塊豬肉問道。

“也不是......當初還有幾位,只是這裡條件差,好多都想辦法調走了,幸虧學校合併大部分學生轉移到前溝村小學,要不我一個人哪有那麼大能耐教幾個年級的學生?”說道最後,楊為民笑了起來。

“能堅持十年真不容易......難怪劉寶那麼尊敬你。”夏紅軍感嘆道:“我也很佩服你!”

“哈哈.....我可沒他說的那麼好......更不像你書中描寫的那位老師那樣,來來不說這個了,喝酒!”楊為民舉起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