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天明在中國電影史上是個傳奇人物,不僅自己拍戲,拍出了《人生》《老井》《百鳥朝鳳》這樣的優秀片子,還作為西影廠廠長,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黃建新......第五代導演的處女電影都是在西影廠誕生。
隨著此後吳天明遠赴美國講學,“第五代聚義”的熱潮散去,西影廠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衰落。
今天就要去見這個傳奇式人物。
夏紅軍到門衛值班室做了自我介紹,說要找張藝謀,很快就在一座老式二層樓辦公室找到了正在忙著工作的他。兩人寒暄幾句,張藝謀詳細給他說了《山楂樹之戀》片子遇到的困境,然後就直接去找吳天明。
在廠長辦公室裡,夏紅軍見到了吳天明,這個時候吳天明不到五十,也沒像後世那樣老是光頭示人,正是正處於一個男人幹事業的巔峰狀態。
“來,小夏,坐坐。”吳天明操著一口濃重的關中口音,笑著招呼,大家就圍著一個煤爐邊烤火邊聊起來。
吳天明先是很耐心給夏紅軍講解了一下現在影片業統購包銷、獨家壟斷髮行方式,然後又從抽屜了拿出一份材料。
“這是這部《山楂樹之戀》拍攝成本支出清單,你看看。”
“不用了,我相信你們。”夏紅軍笑著開口道。
吳天明也沒客氣,將資料放在辦公桌上,又嘆了口氣說道:
“小夏,這部片子總共花費79萬,前幾天接到中影集團的電話,給我們出價70萬,所以這部電影要虧本的。”
果然中影只給最低價!
“吳廠長親自去了一趟燕京和中影集團領導商議此事,希望價格能提到80萬基本保持平衡,但對方就是不答應。”張藝謀補充道,顯得有些氣憤。
唉......
只怪自己還是一個新手,對方不放心吶。
如果是吳廠長自己拍的片子,那些人早就大筆一揮透過。
夏紅軍假裝沉吟了一下,才說道:“吳廠長,張導,為什麼非要統購報銷呢?咱們可以和中影集團談,簽訂票房分成協議,就像香港電影公司那樣.......
夏紅軍巴拉巴拉講香港製片公司和院線票房分配模式,這樣做的好處等等。
“小夏,你在上封信裡談過這件事,但是畢竟沒人做過,能行嗎?”張藝謀似乎有些擔心。
“怎麼不行?現在國家全方位實行改革,將來電影發行肯定會走這兩條路!咱們只不過是一個吃螃蟹的人。”夏紅軍笑道。
“當然這有個前提,影片質量必須過硬,觀眾們喜歡看,否則會真的會大虧。”
“小夏,你就不擔心這部會虧損?我可是第一次當導演!”張藝謀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問。
“張導,我對你,比你對你自己還有信心!”
“哈哈......”兩人都笑了起來。
吳天明沒有參與兩人的交談而是仔細琢磨著夏紅軍剛才說的話,香港電影票房分成模式他自然也聽說過。很明顯這比內地統購包銷的方式要好的多。
要不就試試?
如果真成功了,不僅僅受益的是這一部片子,將來許多優秀影片都可以採取這樣的方式,這對於調動電影工作者的積極性,提高廠裡的經濟效益有巨大的好處!
至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