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出乎夏紅軍預料的是《光明日報》在文化版專門評論了這篇,文章這樣寫道:

“你能想到的所有關於教師的讚美都比不過這篇:”

你能想到的對教師的讚美有什麼?

桃李滿天下?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不錯,這些都是對教師極高的讚美,可是所有這些都比不過今天這部《鄉村教師》!

文章最後還說,雖然只是一篇科幻,但讓我們認識到“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這句話絕對不僅僅是空話。

去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該法案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該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確定推行義務教育的步驟。

各級政府都必須下大力氣要實施,絕對不能讓像書中李老師那樣的悲劇重演……

還有,有識之士在報紙上呼籲,現在國家還窮,可以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方針,以民間的方式廣泛動員海內外財力資源,建成立基金會,資助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繼續學業、改善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這讓夏紅軍突然想到一個名詞。

希望工程!

如果一篇能使社會在某些方面得到進步,那豈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天黑了,原本有些嘈雜的車廂變得安靜下來,只聽到“咣噹,咣噹”火車發出很有節奏的聲音。

陳招娣靠在夏紅軍的肩膀上睡著了,夏紅軍慢慢換個姿勢,讓女孩睡得更舒服。

過了今晚,第二天火車早上就到達安西,離家已經很近了,夏紅軍心裡感到有點興奮。

家裡的服裝廠現在情況怎麼樣,聽說已經擴大了規模。

姐姐一家搬到西坪縣城住上新房了,小外甥已經兩歲,聽說長的虎頭虎腦的,真想抱抱他。

對了,老李不是今年要從深圳回家過年嗎,還帶著他的小少婦,不知道回來了沒有?

這傢伙,口味…..

夏紅軍想到這裡,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其實他哪裡知道,遠在深圳的李彥成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

……

現在是晚上十點,按照往常這時候,李彥成和賀紅梅正在夜市上忙活的時候,可今天兩人坐在賀紅梅的出租屋裡,相對無言心事重重。

他們已經將近半個月沒出攤了。

“彥成,就這麼坐下去也不是個事啊,咱們要生活,要用錢!”最後賀紅梅實在忍不住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李彥成抬頭看著賀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