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編輯老劉(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己的成了手抄本在校園裡流傳?
這個訊息還是崔東風告訴他的。
呵?
竟然有了那本《漫納回憶錄》的待遇?
還好,自己寫的是科幻不是小黃書,也不會有人找上門來。
夏紅軍也沒在意,趕緊複習功課爭取期末考個好成績。可是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本科幻真的有人盯上了。
老劉是一家嚴肅文學雜誌社的一名編輯。
編輯這個行業在這個年代是非常吃香的,別說喜歡文學的青年們將這些人敬若神明,就是鄰里鄉親閒聊的時候,說起某某雜誌社的編輯是我的親戚或者鄰居,言談之際露出一絲驕傲。
老劉本身也很喜歡這個職業,喜歡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作者寄來的稿件,認真稽核,就好像在一堆砂礫裡找到珍珠。
可是,他所在的雜誌社馬上就要關門了!
嚴肅文學雜誌社在這人人想當作家詩人、個個把讀書當成很神聖權力的年代簡直是不思議的事情。
但是老劉所在的雜誌社有點特殊,他們不刊登普通的文學作品,只刊登科幻漫畫和,他所在雜誌社名字叫《智慧樹》。
“唉…..那是多麼美好的日子啊。”老劉喝了一口茶,輕輕嘆息一聲。
他經常回憶那段火日的年代,其實距離現在也不遠,
70年代末,整個中國從動盪中復甦。隨著“科學的春天”的到來,中國科幻也進入了“第二次高潮”
也就是那個時候,老劉進了這家剛剛創刊不久的雜誌社《智慧樹》。
老劉大名叫劉斌,和其他編輯不同,他是個典型的工科男,六十年代末最後一批正規大學畢業生,畢業後進工廠當過技術員,後來廠裡領導看能說會寫文憑又高就調到廠辦做宣傳,從此以後他就和文字打上交道。
直到動盪年代結束,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家新成立雜誌社招聘編輯,他報名參加最後考上才搞清楚原來是家專門出版科幻的雜誌!具有工科背景的他在雜誌社如魚得水,很快就成了社裡的骨幹。
他一進雜誌社,立刻就迎來了科幻的黃金年代。
僅1981年,全國就發表了超過300篇科幻,這是空前(也有可能是絕後)的數字!
可惜好景不長,1982年開始的科幻“姓科姓文”之爭為其發展籠罩了陰影。而1983年初全國性的“清除精神汙染”運動給予中國科幻致命一擊。
更可怕的當時某個著名科學家,那可是國人敬重的泰斗級人物,曾經公開堅主張科幻歸“科學”管,必須承擔科普義務。並且公開批評某些科幻:“現在有些科普文章和某些流行的科學幻想,我看在思想上和科學內容上都有些問題。”
一時間,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門風聲鶴唳,噤若寒蟬。出版管理機關多次發文禁止刊發科幻,相關雜誌紛紛停刊整頓,無論是國外的作品引進還是本土作家的創作,一切涉及科幻的原創性出版活動幾乎都被徹底停止。
到現在就剩下四川的《科學文藝》和自己所在的《智慧樹》。
可惜《智慧樹》也堅持不下去了,今天是他最後一次審稿,雜誌社將出版最後一期刊物後,宣告停刊,他們這些編輯也將被調到其他雜誌社工作。
他將要去《少年科學》雜誌社。
也算是工作對口把,老劉心裡不無自嘲。
“老劉,還不下班?”辦公室同事招呼道。
“看完這篇,馬上就走。”老劉回答了一聲,將剛才的胡思亂想拋在腦後,認真看起文章來。
牆上的掛鐘響起來,時間已經到了七點,老劉才審完最後一篇稿子,明天將交給發行部,進行排版刊登在最後一期《智慧樹》上。
拉燈關好門窗,老劉提著公文包匆匆下了樓騎著自己的加重腳踏車,駛出了大院消失在腳踏車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