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到後來都陸續解禁,但現在可是隻聞其名不見其影,有些偷偷在大學校園裡裡流傳。

夏紅軍雖然有些好奇但現在沒時間顧得上這些,他得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好在漢湖地區大部分名勝遺蹟都集中在兩漢三國時期,尋找這方面的書並不困難《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甚至包括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有關情節。

忍著寒冷,早出晚歸,整整在縣文化館泡了三天,夏紅軍謄抄了一大堆筆記這才滿意而歸。

在家裡夏紅軍貓在屋裡大門不出二門不賣,奮筆疾書,終於寫了四篇散文。

第一篇《覺醒年代》,在遊覽漢湖褒谷石門及博物館看到一副名叫“袞雪”的《漢魏十三品》書法佳作,右行橫書,字徑四十五厘米。據說這是曹操絕無僅有的手跡。

從這副真跡說起,談到“三曹”,“建安七子”,陳述了歷史有名的“建安風骨”,稱他為中國文學的“覺醒年代”,因為從這個時候起人們開始認識到文學有它自身的價值和獨立的地位。

第二篇叫《巴山夜雨》,是和威爾斯開車路過巴山腳下,想起了李商隱那首著名的七絕《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談論了“思鄉”作為中國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

還有一篇《定軍山下》反映三國時間那段紛亂的歷史,最後一篇《東方的哥倫布》則是描寫西漢時候出使西域的張騫—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討論中國古代對外開放之事,“天下大同、協和萬邦”……

修修改改、塗塗抹抹,終於在臘月二十八日定稿,夏紅軍也不管馬上就要過年,先寄出去再說。

不過只寄出那篇《覺醒年代》。話說一期雜誌一般只會刊載一個作者的一篇文章,一下子寄出去這麼多,浪費了怎麼辦?

總算大功告成,可以痛痛快快過一個春節了!

夏紅軍心裡挺高興,這段時間開始陪威爾斯東奔西跑,後來又是寫散文,很少操心家裡的事情。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家裡的年貨到底準備的怎麼樣,需要什麼幫忙的,自己作為父母唯一的兒子應該關心。

馬上到年關,老媽的單位糧站越到年關越忙無法提前放假,但老爸應該早早放假才對,但他依舊是早出晚歸,不知道一天到底在忙什麼,有時候連飯都不回來吃。

今天晚上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聚齊一起吃晚飯,夏紅軍邊吃邊問老媽看家裡有什麼活要乾的,這馬上都要過年了。

“過年,過個屁年!”楊建蓮突然爆了一句粗口。

夏紅軍愣住了,自從上大學後很少見到老媽對自己發這麼大脾氣。

“建蓮,你咋說話呢?”老爸夏明山立刻制止:“在兒子面前注意點!”

楊建蓮一聽這話不吭氣了,悶著頭吃飯。

氣氛不對啊?

往常過年這個時候全家都是樂呵樂呵的。

“媽,出了啥事?”夏紅軍問道。

“你問你爸!”

“爸,咋了?”夏紅軍只好轉過頭看著夏明山。

“沒啥事,吃飯,明天你跟我上街,給你外婆外爺買些年貨到時候送過去。”夏明山邊吃飯邊說道。

“還沒事?”楊建蓮再也忍不住了,放下碗筷:“你爸被人告了,現在已經被撤職!”

啊?

夏紅軍大吃一驚,急忙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夏明山見媳婦說了出來,只好嘆了口氣簡單說了事情經過。就在前一個月,有人告狀到縣紀委說夏明山貪汙,上面來查果然查出了一些問題,結果夏明山被撤職等候下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