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裡似乎只有一種聲音。

他親了我?

他親了我!

直到演唱會結束,陳招娣覺得腦殼還是暈暈的,傻傻跟著夏紅軍向外走。

“上車!”

“嗯”

坐在後座上,陳招娣聽著清脆的鈴聲,儘管外面寒風凜冽,她依然感覺自己的臉熱熱的。

偷偷看了一下,街道人來人往沒人注意他們,終於鼓足勇氣輕輕摟住了男孩的腰。

……

…..

日子終於迴歸平靜,夏紅軍除了上課,準備靜下心來好好寫《芳華》。

和第一本書《山楂樹之戀》幾乎是照抄原著不同,這本《芳華》他準備修改,但怎麼改一直處於猶豫和思考當中。

梅麗的來信中絮絮叨叨說了她在文工團的瑣事,雖然也有煩惱,姑娘們之間的一些小矛盾,但總體上還是開心、溫暖的。

年齡最小的她,得到了同事在工作在和生活上的照顧,這讓遠離父母的她很快適應了部隊生活。

如果繼續按照原來《芳華》中那種陰暗和人性的扭曲描寫、對這一代人的青春做了批判式的敘述是否合適?

梅麗看到會怎麼想?

更重要的是,當初嚴歌苓寫這部的時候,已經是在故事發生的四十年以後,《芳華》的年代早已遠去,人們用懷念、審視的目光看著一個特殊群體,是不是跟現在不一樣?

畢竟,現在還是八十年代中期,戰爭還在繼續!

無論是老山前線那些浴血奮戰的戰士們還是文工團裡的女兵們,都在為這場戰爭付出自己的汗水,鮮血甚至生命。

在按照原來的那樣,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的褻瀆?

如果不按照原著那樣寫,那究竟怎麼寫最合適?

寫了又撕,撕了又寫,夏紅軍在猶豫中。

這天北風呼嘯,天氣分外寒冷,恰好學校暖氣出來問題,中午吃完飯夏紅軍就躺在被窩裡睡大覺,剛把被窩暖熱,門頭的“小喇叭”又響了:“405宿舍,夏紅軍,接電話!”

誰啊?

遲不打早不打,這個時候打什麼電話?

自從上次詩歌沙龍結束後,全國各地好多詩人給他寫信,打電話探討詩歌,有時候也挺煩的。

被窩這麼暖和實在是捨不得啊。

真是,也不嫌長途電話費貴…..

夏紅軍嘟噥著,費了好大勁才從被窩裡爬出來,穿好褲子披著大衣哆哆嗦跑下樓,剛拿起話筒就聽到裡面傳來的埋怨聲:“紅軍,怎麼這麼慢?我專門瞅的你吃飯時候打電話。”

原來是郭前進。

“大哥…..這麼冷的天,你從被窩裡爬出來試試?”

“好了不說這,你不是在寫一本反映部隊文工團的嗎?我有個朋友剛從老山前線復員回來,在團裡的文藝宣傳隊呆過,多少知道里面些道道,你要不要聽聽?”

老山前線下來的?

文藝宣傳隊?

這不正是自己感興趣的嗎?

夏紅軍來勁了,趕緊說道:“好啊,啥時候能見到你這個朋友?”

“今晚吧,六點半,西直門附近有個老馬家涮羊肉店,咱們邊吃邊聊怎麼?”

“行,說好,這次我請客啊。”夏紅軍高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