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掌聲中,楊麗很優雅的鞠了一躬,飄然下臺。

緊接著上臺的是西川,他講的題目是《詩歌的責任與逆向思維》

“詩歌應包含一種逆向思維,即“令人不愉快的部分”。

“一個真正的詩人還有一個責任,當你很舒服的時候給你提醒,對自己很肯定的時候給你否定…….”

相對於楊麗講座的熱情奔放,西川顯得冷峻和理智了許多,但同樣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講座結束後,按照原來的打算,夏紅軍和曹美麗還有詩社裡的另一個骨幹叫李蓮的女生,將以詩社的名義請西川他們去校外的餐館吃一頓飯表示謝意。

但是現在?

想到又和楊麗坐一起吃飯,夏紅軍感到彆扭,不過西川在怎麼好意思不請?

夏紅軍他們出了教一教學樓,他一眼看到了正站在樹蔭下的陳招娣。

咦?

這丫頭沒回宿舍?

夏紅軍心一動,示意他們先走,然後過去關心問道:“陳招娣,這麼熱天站這幹嘛?咋不回宿舍休息?”

“沒…..沒幹嘛,我在看風景。”陳招娣立刻表現出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

看風景?

就看著教一樓前面那座魯迅先生浮雕?

即便是雕塑的惟妙惟肖,看上一年也膩味了吧?

好拙劣的藉口哦。

不過很可愛。

夏紅軍心裡暗笑不想揭穿她,而是說道:“還沒吃飯吧?走,和我們一塊吃飯去。”

“不去不去……”

“真不去?”

“嗯!”

夏紅軍眼睛一轉,又靠近了些,低聲在她耳邊說道:“吃完飯我們還要去燕大,聽楊麗說他們燕大校內放映廳要播放一部叫《石榴的顏色》。”

去放映廳看電影??

黑暗中……兩人坐在一起…….

陳招娣猛然瞪大了眼睛看著男孩。

夏紅軍趕緊解釋:“你不知道,本來我不想去,但西川說他看過這部電影,是蘇聯導演謝爾蓋·帕拉傑諾夫執導一部劇情傳記片,根本沒在國內公映。

是根據18世紀亞美尼亞詩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攝,更多地是以詩句代替了詩人的形象,整個影片有大量的優美詩句,所以他強烈推薦。”

“走吧……”陳招娣說完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