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軍,我聽《詩刊》的邵祥說你竟然寫了一部小說?”

“對,名字叫《山楂樹之戀》,是反映知青的故事。”夏紅軍知道邵祥估計信中或者電話裡說了自己的情況,他也就不隱瞞:“和《當代》文學社簽署了出版合同,估計今年三月份就可以發書。等書出版了,我一定買一本書寄給您。”

“好小子!我以為你一天不學習在練習寫詩,沒想到竟然還偷偷摸摸寫小說!”孔清泉笑罵道,但臉上掩飾不住一種驕傲,畢竟是自己的學生啊。

夏紅軍嘿嘿笑了兩聲,拿起酒瓶給孔清泉酒杯斟滿了酒。

“夏紅軍,寫小說固然好,但是可別忘了寫詩啊,詩是文學殿堂的王冠!”孔清泉叮嚀道。

這尼瑪的,寫作圈也存在是鄙視鏈啊。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古到今,一直到夏紅軍還沒來到這個年代以前也是如此。

寫詩的看不起寫小說的。

因為詩是最美的文字,能用最簡潔的文字寫出最壯觀的風景、最感人的愛情、最留白的青春、最深邃的哲理……

詩是對日常生活的昇華,小說不過是拿日常生活素材來演繹罷了,頂了天是力求“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什麼東東都不曉得。

也就是說,詩和遠方,怎麼看得上“眼前的苟且”呢?

俗,俗不可耐!總之,詩人認為自己才是最純粹的文人。

然而,寫小說的也看不起寫詩的。

寫詩稿費按行計,小說稿費按字計。除非你不愛錢,否則看看誰厲害。自以為高深,其實看得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而寫詩的和寫小說的共同看不起的,是寫散文的。

散文者,本來要形散神不散,如今標準降低了,屬於養老文體。

也就是說,年紀大了,寫點回憶錄,發發感慨什麼的,形似豆腐塊,給報紙補補白。

不信你搜。“散文”詞條如下:現代散文是指除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之外的其他文學作品。

也就是說,分類都沒法分,差不多得了。

寫純文學的看不起寫型別文學的。在他們心目中,只有純文學才是文學。

型別文學嘛,用兩個字概括:呵呵。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大仲馬在法國文壇並未享有最崇高的地位,而只是“通俗小說之王”。

反之亦然,寫型別文學的看不起寫純文學的。

斷盡三千青絲,好不容易寫本書,還得自掏腰包出版,印出來也沒幾個人看。你才是:呵呵。

純文學作家,和型別文學作家,統稱為傳統文學作家。他們共同的下游是寫網路文學的。因為他們覺得其不入流,屬口水文專家。

反過來,寫網路文學的,也看不起寫傳統文學的。

都什麼年代了,還視網路為洪水猛獸,無非是自己跟不上時代的大腳丫子了、無法掌控話語權了而已。

無論是受眾數量還是變現能力,咱完勝啊。

至於文學價值,世界如此浮躁,咱再議再議哈。

哈……

夏紅軍趕忙說道:“老師我可沒忘記,前不久才向《詩刊》投了兩首詩呢。”

“結果只被刊登了一首吧?”孔清泉一臉戲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