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軍從辦公室出來很是興奮。

哈哈。

終於可以和那些討厭的數理化說拜拜了!

高興之餘他開始仔細琢磨這件事。

寫詩固然快,但是要真想一鳴驚人,還要靠小說。

只要能拿出一部具有深刻文學和社會價值的小說,何愁達不到目的?

寫什麼呢?

夏紅軍看得最多的是韓寒、樹上春樹那種帶著文青味道的小說,但很明顯,無論是題材以及文章背景都和現在這個時代不符。

這個時代流行的是傷痕文學。

張賢亮的《靈與肉》,劉心武的《班主任》等都是以知青生活為題材,描寫那個時代的悲劇,在社會上反響很大。

要想快速出名必須靠近主流。

夏紅軍突然想起了一篇千禧年後一本非常經典的知青小說《山楂樹之戀》

《山楂樹之戀》是美籍華人艾米根據好友的經歷寫成的長篇小說,一個女人真實的經歷。故事發生在1975年前後那段貧窮而包含理想的時光。

靜秋是個漂亮的城裡姑娘,靜秋和一群學生去西村坪體驗生活,編教材。

她住在村長家,認識了“老三”。老三喜歡上了靜秋,很喜歡,靜秋怕他欺騙她,起初常常躲避。

英俊又有才氣的老三卻是極重情誼的人,甘願為靜秋做任何事,給了靜秋前所未有的鼓勵。他等著靜秋畢業,等著靜秋工作,等著靜秋轉正。

等到靜秋所有的心願都成了真老三卻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時候,1976年,老三他還很年輕。

山楂樹之戀看到結局,讓所有中國人掩面而泣。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夏紅軍為這句話流過淚,小說連續刷了好幾遍所以印象很深刻。

而且,這部小說最後還被張老謀子改編同名電影《山楂樹之戀》在國內上映,取得1.6億票房,打破國內文藝片票房紀錄。

同樣,夏紅軍又進電影院刷了幾遍。

OK,就是它了!

只是……將近二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啊。

放到後世那些網文寫手,也就是一個月就能搞定,可是這個沒電腦的時代,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手寫!

但還有什麼可說的?

肝吧!

夏紅軍回到教室坐到自己座位上,看到陳招娣在認真做作業,心一動低聲對她說道:“從今天開始,你不用給我輔導數理化了。”

“啊?好。”

陳招娣先是感到一陣輕鬆,突然又覺得失去點什麼。

才領了一個月五塊錢的“工資”就這樣沒了,還有每天晚上的紅薯燒餅…..

唉。

不知不覺,陳招娣輕輕嘆了一口氣。

“不過嘛,你可以幫我別的忙,我照樣每月付給你五塊錢,晚上給你買吃的。”夏紅軍突然又開口。

“好呀,你說。”陳招娣立刻高興起來。

“我要每天抄你的數理化作業!考試的時候幫我作弊,還有,你要給我謄寫文章!”

啊?!

陳招娣大吃一驚,怔怔看著夏紅軍。

“啊什麼啊,同意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