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質量投送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天竺發生鉅變之時。
珠穆朗瑪峰的登山大本營在封鎖了兩年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大批的客人。
林恩以及科學院數位院士,太空物理學,地質學,電磁學,空氣動力學的多名專家齊齊聚集到了這裡。
今天,在這裡將進行“南天門計劃”第二階段的專案論證會。
作為計劃的第一階段“鸞鳥號”建造已經進入快車道,迫於周遭緊張的局勢,計劃第二階段也必須進入倒計時了。
作為定項的最後一步,今天來的全都是相關領域的專家。
漫天風雪裡,臨時搭建的大型帳篷裡已經擠進去幾十號人。外面零下十幾度的低溫,帳篷裡在數臺取暖裝置的烘烤下卻是熱火朝天,幾個老院士甚至脫下了厚厚的衣服只穿一件單衣。
他們面前簡陋的桌子上,一臺小巧的全息投影器將整個喜馬拉雅山脈清晰的投影了出來。
投影上清晰地顯示出在靠近珠峰位置上,一條粗大的管道從附近的山峰上架起,橫跨數座高山沿著地勢一路向上,末端就架設在珠穆朗瑪峰的峰頂。
如一條巨龍一樣綿延不知幾百裡,踩著世界最高峰昂首向天,氣勢恢宏浩大之極!
單單是看著投影,都能感到現代工業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
林恩站在桌前,指著投影中的建築介紹道:
“計劃是在珠峰附近的某個地帶建立一條永久的質量投送器。投送器採用電磁彈射系統,整個系統全長大概300到500公里。軌道呈1到5度傾斜向上,末端架設在8848米高的珠峰頂部。”
“投送器一旦建成,每天都可以傳送數十次彈射艙,將數千噸的物資送上太空。是火箭發射效率的幾萬倍,人們上太空將會像做巴士一樣簡單。”
“而且建成後,南天門計劃的第三階段,永久性太空基地便可以順利展開。”
儘管描述的前景如此宏大誘人,但是。
“建造一條數百公里長的質量投送器?直接將人像炮彈一樣發射到太空?
“這個專案根本沒有完成的可能性,它只能存在於科幻裡!”
“就算工程沒有問題,彈射需要的龐大能量從哪裡來?”
“想將彈射倉直接拋到外層軌道上,初速度最少達到第二宇宙速度,這樣的加速度下任何人都會被壓成肉醬!”
“加速度不存在了?”
“氣動加熱問題怎麼解決?”
一群院士,專家面紅耳赤的爭論著,提出各種技術性的困難。
他們中有些人知道林恩,有些人不知道。但是在涉及到自己專業領域的時候,還是寸步不讓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林恩面無表情像沒聽到一樣,等到他們討論得累了才輕飄飄地擺了擺手道:
“所有技術上的困難都有解決方法,我會一項一項告訴你們。”
話音一落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一雙雙眼睛閃閃發光的盯了過來。
林恩接著說道:“首先能源問題不用擔心。青藏高原上新建成的四座新型核電站其中一座,將專門對此專案負責。其發電量足以支援工程建設和後續質量投送器的執行。”
當然足以支援。新型核電站裡面都是披著老式核電站外皮的可控核聚變發電機。產生的能源用之不盡。
“然後是施工。投送器將採用真空電磁管道搭建技術,電磁管道的建造由我親自負責,剛才各位提到的加速度問題和氣動加熱問題也都已經解決。”
這些對林恩來說當然不是問題。
佩妮從託尼史塔克那裡拿來的技術中便包括了數代馬克裝甲的製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