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看出她面對如此多的生命,一夜間消失後的愧疚和不安。

反手握緊了她的手,輕輕,但堅定的勸道:“伊麗莎白,必要的犧牲會換來長久的和平!”

之後,再無戰事。

巴伐利亞聯軍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一路殺到維也納,接受了奧地利的投降。

同一時間,羅馬城派來了使者,正式確定伊麗莎白將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教宗已經準備好為她加冕!

按照傳統,在羅馬接受教宗冊封的皇帝最具正統性。但並非所有的皇帝都會去。其中涉及一些王權與神權之爭。

但伊麗莎白同意了。

巴伐利亞聯軍轉向,向著羅馬而去。

同時,支援她的各國大公和國王也向羅馬趕去。能見證伊麗莎白大公的繼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對他們來說既是資本也是無比的榮耀。

幾個月後,當聯軍來到羅馬城下的時候,教宗已經出城迎接。

按照傳統,這時候皇帝要下馬行禮,併為教宗牽馬。來到加冕場地後還要跪在教宗腳下,接受他的加冕。

伊麗莎白看著眼前的教宗,從小堅信的信仰還是讓她心中發慌,下意識就要低頭。

旁邊的林恩突然輕咳一聲,清冷的目光掃了眼教宗等人。

伊麗莎白緊緊抿著嘴唇,瞬間挺直了腰,心中不住地默唸著林恩之前的囑咐。

“不要低頭!不要下馬!不要低頭!不要下馬!”

而當林恩目光掃過,騎在馬上的教宗卻是心中一顫。只一瞬間,整個世界在他眼前崩塌,只剩下一雙金色的眼睛,像從遙遙不可測的位面投射而來!

他的思維被凝固了……

林恩面無表情得縱馬直衝而過,伊麗莎白急忙跟上,身後大批的軍隊昂揚著走進了羅馬城。

等教宗回過神來時,也只能心驚膽戰的跟在後面。腦中翻湧著聽來的那些傳言,“主!就在伊麗莎白身旁!”

聖彼得大教堂廣場,唱詩班吟唱聖歌,伊麗莎白宣誓將捍衛教會的榮譽。

這時按照傳統,伊麗莎白應跪下親吻教宗的腳。

但林恩怎麼可能讓這種事發生?這些上下之別的儀式不過是教會跟王室爭權奪利的表現,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他拉著伊麗莎白當先走進了教堂,眾人跟著進入。

伊麗莎白也是第一次走進這座聖堂。裡面裝飾之華麗,甚至華麗到令人惶恐。

整個殿堂的內部呈十字架的形狀,在十字架交叉點處是教堂的中心,中心點的地上是教皇的祭壇,祭壇上方是金碧輝煌的華蓋,華蓋的上方是教堂中央哥特式的大拱形穹頂,離地面120米,圓穹的周圍及整個殿堂的頂部佈滿美麗的圖案和浮雕。

從地面仰頭看去,玫瑰花窗讓黑暗與光明形成了強烈對比。讓那圓穹看上去彷彿是通向天堂的大門。

伊麗莎白趕緊低頭,深吸了兩口氣,旁邊的林恩握了握她的手,這讓她砰砰亂跳的心慢慢平復下來。

旁邊的教宗對此視而不見,強壯鎮定的登上祭壇,開始彌撒,念主禱文。

一位大主教為伊麗莎白雙肩塗抹聖油。

另一位主教為伊麗莎白帶上戒指。

還有兩名聖徒手捧著皇帝金球與權杖。

教宗唸完禱文,拿起皇冠。

伊麗莎白已經低下了頭,教宗的心中也出了口氣。接下來,只要將皇冠戴在伊麗莎白的頭上,這令人不安的冊封儀式便算是完成了。

就在這時,神聖恢弘的吟唱突然在所有人耳中響起,這絕不屬於凡俗的聖音瞬間撫平了人們心中一切的雜念。

一束金色的聖光從穹頂照進殿堂,肅穆、幽暗的教堂瞬間變得輝煌而聖潔,如同神臨!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