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這樣被動地生存了。

蕭升決定要建造一艘飛船,利用卡牌和現代科技結合,建造真正的大型飛船。

固陽基地這邊沒有這樣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力量,但是京城基地有。

之前,蕭升本著不摻乎國家事務的原則,並沒有去京城基地搞事情的打算。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建造飛船這件事宜早不宜遲,想要脫離氣候的影響,只有脫離這顆星球!

京城基地既然可以量產那種巨大的戰鬥機甲,沒有道理不能建造飛船。

而是事實上,蕭升記得在京城範圍內的雲斷山還是一處載人火箭研發及發射基地。

所以技術上沒有難題,缺少的就是資源和時間。

而這些,蕭升都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他們!

不過,還是要等這一次的風雪結束,新的災難來臨,才能出發。

蕭升擔心的其實並不是人類能夠存活多少,而是擔心其它的生物可以有多少活下來。

尤其是那些喪屍,可不要全都被暴雪給壓死。

否則就沒有充足的能量製作紅果子來給他恢復身體的消耗了。

制卡的能量倒是不缺,雖然現在灕水電站已經不能用了,但之前儲存了大量的能量卡,完全足夠揮霍。

這就是作為掌權者的好處,只要自己需要,全都是自己的。

這段時間散播出去很多的能量卡,這也算是“藏富於民”了,大家多多少少都積攢了一點能量,加在一起那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蕭升掌握著食物,沒有打工賺錢的渠道,他們只能把積攢的能量卡拿出來換錢買吃的。

其實他大可以趁機抬價,也沒有人能反抗。

但這沒有必要。

在古代,天災之後總有無良商人高價賣糧,其目的是奪取那些貧農的土地。

而這些人連自己整個人都是蕭升的所有物,這樣做顯然是沒有意義的。

災變第二百九十五天,這天的最高溫度僅僅只有零下二十七度,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三十四度。

鬼知道太空之中那張卡究竟吸收了太陽多少能量,才能形成這麼大範圍的異常氣候。

這樣的環境,普通人類只要冒頭,基本上就會被短時間之內凍成冰雕。

生存在地下果然是最明智的選擇,有雪層和土地保暖,沒有受到環境太大的影響。

倒數五天,基本上保持著每一天平均溫度降低五度的程度,最後第三百天的時候,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五十九度!

暴風雪也在這天達到了頂峰,狂暴的風雪席捲了地表的一切。

就好像是要把那些突出雪地的高層建築全部按到雪裡一樣,全部摧毀,整個世界被冰雪掩蓋。

十五天之前,城市裡的平均雪層厚度大概是三米,而現在,雪層厚度達到了八米!

八米厚的堅實積雪,兩層樓被掩蓋。

災變第三百零一天,風雪驟停,晴空萬里,這個世界好像恢復正常了一樣。

可是突然達到零上二十多度的體表溫度,讓蕭升意識到這只是第四波災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