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距離災變第三百天的節點已經不足一個月,面對未知的災難,蕭升或者說整個星球上所有的生物,能做的就是儘量做好生存物資的準備。

食物方面因為一直都比較緊缺,所以蕭升也一直沒有放棄囤貨。

畢竟現在升龍錢莊可是“糧本位”,如果手裡沒有足夠的糧食,容易導致金融體系崩潰。

他的食物很充足,市面上流通的食物也不少,至少在固陽基地這邊,儲存的戰略糧食就不少。

而且,糧食大部分都被存放到了儲物空間卡之中,基本上不用擔心突發狀況導致糧食受損。

而現在,大家對水資源的重視明顯不高。

冰雪融化或者將冰雪蒸發之後可以獲得水,這些水是可以飲用的。

所以水資源並不短缺。

但蕭升還是弄了很多吸水瓶卡牌,並且在田園卡之中挖了第二個湖泊,裝了很多水。

除了食物和水之外,衣服方面也有一定的儲量。

就連懸浮飛車,他都儲存了幾百輛。

這種懸浮飛車的價格不低,大部分的銷量都是蕭升個人採購的。

他一個人承包了三分之二個廠的銷量,剩下的懸浮飛車大部分都被官方採購了,普通團體能夠買得起的不多。

蕭升需要維持它的銷售量,以讓那些工人獲得報酬。

這都是生產力,反正還需要養著他們,資源肯定是還要用的,這不能浪費了。

懸浮飛車可不僅僅只是一個鐵架子,其中有空調系統等很多現代裝置。

這些東西,如果不利用起來,恐怕以現在遇到的災變影響程度,很快就見不到了。

蕭升甚至裝了好幾條生產線到專門的一張儲物空間裡面。

其中包括不限於成衣流水線,車床等等。

總之,他儘量儲存可能會因為預測不到的災難損毀而難以再製造的東西。

儲存人類文明這種大義凜然的話他說出不來,他的目的很單純,就是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

如果現代的技術工藝都被災難泯滅的話,怕不是要回到鑽木取火的水平。

這怎麼能受得了。

他是一個有追求的制卡師,生活水平一定要保持住,每天睡眠質量不僅要靠小女僕靠枕,還需要一張柔軟的大床。

災變第二百八十五天,也就是距離可能的第四次災難的來臨還有十五天的時候,原本只是維持在一個穩定的降雪量的風雪忽然變得強烈了。

蕭升看到那有著五六歲小孩手掌大的雪花表示非常的不理解,這玩意兒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鵝毛大雪不是一個比喻,一個誇張的手法嗎?

雪花變得巨大,而下雪的頻率也跟著增加了,整體上的降雪量一下子達到了之前每天平均降雪量的五十倍以上。

這代表著,接下來每一天的降雪量都將是之前一天降雪量的五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