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灰塵最終被卷著吹到了星球海洋的一處,這裡因為落塵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島出來,而大量的沙塵落下之後,更是讓這裡不斷地擴大。

相比於一開始的隕石墜落,卡牌引動狂風所釋放的能量明顯是要小很多,蕭升在這個時候,也決定實施一項計劃。

落塵災難這一百天之中,蕭升就監督著做了一件事,研發了一種武器。

利用核聚變技術和卡牌技術以及他腦子裡的能量學知識,製作出來一種被他稱為“殲星炮”的大殺器。

這玩意兒名字很厲害,但實際上的威力,根據計算得出,最多也就是把南極洲打掉而已。

而且,根據推算,僅僅可以使用一次,其中的主要零件就會被狂暴的能量損毀。

甚至於,整個炮臺都跟著灰飛煙滅。

那些科學家並不贊成蕭升研發這樣的東西,但蕭升卻是執意要這麼做。

無他,就是想要試一試那張卡牌的深淺。

突破到五階之後,他對更高階的實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明白就算自己再怎麼努力,僅僅憑藉現有的資源,至少需要兩年才可以突破到六階,而到六階之後,他現有的這些資源根本不足以維持他成長到七階。

想要擁有能夠徹底解決這張懸浮於銀河之中的卡牌,不知道還需要多長時間,而他意識到,一顆生命星球對他這個制卡師的重要性。

只有保證藍星繼續存在,並且可以發展出更加強大的生命體,他才能夠透過掠奪資源成長。

現在,銀河之中,只有他和紅線兩個五階生命,發展潛力太低了。

他需要儘快地做出改變,因為讓這顆星球恢復元氣可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做到的事情。

改變,就要動一動那張卡牌了。

而在第五百零一天到來的那一天,蕭升確定了一件事。

每一次災難發生之後,那張卡牌都會吸收一股能量,這股能量,在等級上要遠比它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後釋放到藍星上的能量要高,也就是說,那張卡牌竟然在不斷地變強大!

這讓他產生了極大的緊迫感,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提升速度,怎麼也跟不上這張直接提取一個星球的卡牌的提升速度。

於是,殲星炮啟動了。

為了防止靠近卡牌之後,電磁波失去控制力,蕭升特意提升了一個四階的紙片人,並且讓他駕駛殲星炮艦飛向卡牌所在的方向。

蕭升並不認為這一炮可以毀掉這張卡牌,他要做的,只是打破“卡牌”“藍星”以及“太陽”三者之間的平衡。

至於之後會發生的事情,他並不考慮。

沒有什麼,會比坐以待斃這樣的結果更加糟糕了。

工具人駕駛殲星炮艦艇快速地朝著卡牌飛去,抱著就算不能發射成功,也要在卡牌那裡引爆的想法。

不出意外,在靠近一定範圍之內的時候,一股“粘稠的能量層”出現,讓殲星炮艦艇的速度降了下來。

但不要緊,這個距離已經足夠了。

當然,那個工具人還是繼續前進著,一點一點推進。

殲星炮已經啟動,對準了蕭升和那些專家們一起測算的能量節點,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