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是建造一個供給幾十個人生活的地方,那對這些專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畢竟災變之前,炎黃國就已經在太空之中建立了有著一百多人生存工作的大型空間站。

只不過,在災變之後,基本上所有的太空裝置都被能量潮汐摧毀了,那個空間站自然也就失去了聯絡。

這最起碼證明炎黃國有著很高的太空戰艦建造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規模更大一些的基地,也就足夠幾十萬人生活的空間站,應該也不是問題。

問題不大,也就把體積擴大一萬倍。

當然,前期可以先從建造一個能容納一萬人生活的基地開始,等之後再逐步擴建便是了。

不能再小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一萬人已經很少了。

即使搬到了太空生活,也要有一個優越的生活環境。

“蕭先生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不過也不是不可以實現,如果你所說的能量執行方式以及一系列的結構真的可以實現,那麼只要花費一點時間,在足夠的人手建造的情況下,應該可以建造出來。”

兩個專家之一的航天一級功勳獲得者,賴子臣開口說道。

另外一個專家,國家“大國工匠勳章”獲得者,特級機械師崔然行也跟著說道:“的確,星雲一號空間站的建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想要建造大的可以航行的飛船,所欠缺的主要就是在能源供給和飛行技術方面。

蕭先生如果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將這兩個問題解決,其它的問題交給我們便是。”

蕭升很喜歡這兩位專家,瞧瞧,這就是實力,什麼大型空間站或者宇宙飛船,在人家眼裡,都是一個尋常的任務而已。

這就是真正的人才,國家級的戰略人才,每一個人的存在對國家意義遠大於一枚核彈。

“很好,關於這兩個方面,你們不需要擔心,到了那地方,我會把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都拿出來,我們一起探討。

只不過,賴老您剛才說的一定時間和一定的人手,有沒有一個大概的數字?”蕭升問道。

賴子臣愣了一下,似乎是透過腦子裡的模型大概計算了一下這麼一個大型的工程需要的人手。

“如果天宮基地的裝置可以有一半以上能夠啟動,那麼需要這五百人幹兩年以上。”

蕭升聞言差點一口氣憋死。

兩年,兩年過去這個星球還在不在都不知道。

“如果要三個月,或者說,在下一次災變到來之前完工,需要多少人?!”蕭升趕緊問道。

賴子臣聞言說道:“三個月,這不可能,那麼大的工程,我說兩年那也是在有著戰鬥機甲這種裝置輔助的情況下。而且人手上,超過三千人基本上對工程進度的提升就沒有什麼幫助了。增加三千人的情況下,仍然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可以。”

蕭升擺手說道:“我不管,三個月,最多三個月。我們無法預知下一次災難到來的情況,就算是現在經歷的這種災難,我們也無法預測它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

為了人類火種的延續,最多三個月,我們一定要在下一次災難到來之前完成工程。有任何困難,我們一起克服。

接下來二位要做的就是制定三個月建成一艘航空飛船的計劃,到了地方之後,我會盡快開始專案。”

賴子臣和崔然行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無語”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