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趙淮中在崑崙鏡表面,發現了一些羅列有序的光點,一閃而逝。

當時憑記憶將其抄錄下來,但始終不知其意。

於是趙淮中把這些光點的排列順序,送到了老聖人們那裡,進行詢問。

不久之後,鄒衍就回應,說乃是星象位數對應的座標,但趙淮中提供的資訊太少,還無法推算出具體是什麼。

此後數月,趙淮中反覆研究崑崙鏡,有時鏡面就會浮現出光點。

他逐一記錄下來,幾個月過去,累計增多,和兩位老聖人的交流也多了起來。

鄒衍和荀子對於研究這種神秘未知之物,頗為熱忱,反正閒著沒事。

兩位老聖人結合崑崙鏡的來歷,和趙淮中從齊人手裡截胡,崑崙鏡出自殷商秘宮等線索,都認為那些光點對應的星辰位數,或許和殷商秘宮有關。

還有一種可能,則是和崑崙鏡本身的傳說相合,說不定和崑崙秘境有聯絡。

到底是哪個,則要獲得更多星辰位數,才能繼續推演。

可惜雖然積累數月,從崑崙鏡內所得的星辰位數依然不多。

此時,趙淮中看過兩位老聖人分別送來的訊息,居然都是催他快點更新崑崙鏡裡浮現的星辰位數,等著拿去研究。

趙淮中忖道:老聖人們研究上癮了,這幾天催了好幾次。

他收起老聖人們的信箋,旋即離開夜御府,去了城外。

中午。

夜御府外,夏辛外出公幹回來,風風火火的找到府內的一個侍衛,詢問好友慕晴空去哪了。

“慕將軍等人都隨儲君出去了,好像是去城外穆大家的農作園子了。”侍衛說。

夏辛騎上一匹高頭大馬,也匆匆往城郊而去。

他來到城外時,看見城郊的農作園內,夜御府眾將,正在趙淮中的命令下,幫忙務農。

當然了,這個世界的務農,有修行者出手參與,它有些不正常。

有修習縱橫術的將領,齊聲呼喝:“入苗,播種!”

地上便有種子飄起,逐一落入地面預留的淺坑內。

眾將又喊:“填土,澆水。”半空中便有水壺到處飄,灑落一道道水柱。

要是法力更高的,就可以直接喊‘聚雲,降雨’。

當然,縱橫術也要附和物性的規律,不可能直接催收,最多隻是提高效率。

眾將忙碌時,趙淮中正坐在不遠處一座矮丘下,神色興奮的看人宰殺黑麵郎,也就是殺豬。

古時管豬叫黑麵郎。

野豬自古就有,石器時代已有人捕捉食用,後來逐步傳開,進行飼養。

但這個年代的豬,遠沒有形成後世的大規模養殖,也沒有閹割技術。

閹割主要是易於管理,避免爭食、爭老大等,肉質也好;

再則也是為了避免懷孕,給母豬配種需要集中配;

最重要的是閹割後的豬,半年出欄,節省成本,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