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機會,我當然想殺了秦儲,以報師尊之仇,但我做不到啊,要我以一己之力對抗秦人,無異於送死。

宗主若想與秦人敵對,以報匈奴之主被殺,還是慎重些為好。”

————

趙淮中進來相當清閒。

大家好像都在貓冬,連夜御府的事情也不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在逐步接手,幫莊襄王分擔一些國務,關注秦人的民生等問題。

其實所謂的民眾教化,基礎就是要先建立在能吃飽飯的前提下。

而後才能談到教化,開啟民智。

入冬以後,趙淮中日常出入花草居,和穆陽靜,姜姞探討明年的春種和增產等事。

之前以為在這個世界不能搞糧食嫁接,但並不是絕對的。

有法力存在的世界,沒什麼科學的事。

穆陽靜的農家之術,能依靠法力來求雨和豐沃土地,雜交水稻無法實施,但增產部分作物卻可以。

這個冬天,趙淮中和穆陽靜反覆討論農耕物作。

從光照,灌漿,澆水,減少蟲害等方面入手,對五穀,尤其是小米,黃米這些收成周期短,容易成活的糧食作物進行研究。

趙淮中已經開始給未來的大秦打造框架,以農,法結合為主。

以農為根基,以法為規範,而後輔以儒家的部分理念,服其教化。

關於農作,趙淮中將後世的一些方向說出來,由穆陽靜來落實,變得更適合這個時代,研究哪些能擴大產量。

此時鄭國渠也已修繕近兩年,預計再有一年多,便可完工。

整個冬天,趙淮中都在蓄力,從根基著手,推動大秦的國力提升。

冬去春來。

轉眼數月,又是一年的春分時節。

趙淮中已年滿十九。

這個冬天,他確定了儲妃的人選,神農氏之女姜姞。

至於穆陽靜則不能操之過急。

四月。

還有些冬天的寒意殘留,但空氣裡已洋溢著春天的芬芳。

早耕的人,開始給地裡鬆土。

一大早,趙淮中就來到了夜御府。